雨过经楼翠壁凉,散花天女近禅床。
振衣自入藤萝去,挂锡贪看水月长。
碧树当门玄鹤下,紫芝满地白云香。
时还许结庐山社,准拟清尊使客尝。
【注释】
经楼:佛塔。玄鹤:指僧人。
藤萝:即藤萝,一种蔓生植物,此处指寺庙的围墙。紫芝:紫色的灵芝。白云香:指寺院中的香炉中燃烧着的檀香,弥漫在空气中。清尊:指美酒或美酒器。使客:指被招待的客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庐山寺景和僧侣生活的七绝诗。诗人对禅房、天井等环境进行了描绘,表现了庐山寺幽静清雅的特点,并借此抒发了他对僧徒们超逸脱俗的生活情趣的喜爱之情。
首句“雨过经楼翠壁凉”,是说在大雨过后,山寺的经楼周围一片清凉。经楼,是佛寺中供僧人礼拜的地方,此为山名;经阁,是存放佛经的地方,亦称法堂,此为寺名。这里以经楼和山寺代指庐山寺。“雨过”二句,点明时令和天气,写雨后山景。雨过天晴,山间云雾渐散,露出翠绿的山色。此时,从山寺的平台上可以远远地看到那如黛色的山壁和碧绿的树木。诗人站在楼上,只见远处的云烟缭绕,近处的林木葱茏,一派山野风光。这两句既点出时间与天气,又写出了庐山的自然景色。
次句“散花天女近禅床”,是说在山寺内有一个和尚正像天女散花一般,将花瓣撒向禅床(僧人坐禅用的木榻)。这句用比喻手法,写这位和尚打坐时的安详之态,也表现出山寺的宁静气氛。
第三句“振衣自入藤萝去”,意谓那位和尚披起袈裟,迈开步子走进了密布青藤的寺院里去了。“振衣”二字,表明他刚刚从外面回来,刚刚整理好衣衫,就迫不及待地要走进寺院去。“藤萝”二字,表明寺院的围墙上爬满了青藤。
“挂锡贪看水月长”,“挂锡”,指和尚行脚到各处弘法讲经时所挂的锡杖。“水月长”是佛教禅宗语,意为水中映出的月亮是虚幻的、不可把握的。这句是说这位和尚只顾观看那挂在墙上的锡杖,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直到水月消逝才想起要出去弘法讲经。
第四句“碧树当门玄鹤下”,是说那寺院的大门两边种有碧绿的树木。“玄鹤”,指仙鹤,传说这种鸟能飞入深谷中采食灵芝,因而得名。“紫芝”二字,是说门前生长着茂盛的灵芝草,散发着香气。这句写寺院门前的景象。
“紫芝满地白云香”,是说那些飘浮在空中的白云下面,到处长满了紫芝。这句是说寺院里的僧人在采集灵芝。
最后两句“时还许结庐山社,准拟清尊使客尝”,“许”,答应的意思。“庐山社”,指与庐山僧众结成友谊。“清尊”,指美酒。“使客”,指被招待的客人。这两句写诗人与庐山僧众结交朋友的愿望。“许结庐山社”,是说希望与这些僧众交朋友;“准拟清尊使客尝”,是指准备与这些僧众一起饮酒共餐。
这首诗前四句写山寺的环境与景物以及那位僧徒打坐的情景,五、六句写那位僧徒离开寺院后,又回到了寺院门前,在那里采集灵芝草,七、八句写诗人与僧徒结交朋友的愿望。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新,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