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说钟陵隔几尘,龙翔殿阁此时新。
诸天坐挹金银气,一锡行看草木春。
贝叶何妨寅夕讽,梅花不厌往来频。
江南江北犹兵革,林下栖迟复有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描述了钟陵(即钟山)的壮丽景色及游历金陵时的心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

  • 见说钟陵隔几尘:听说钟陵被几层尘埃所隔绝。钟陵,即钟山县,位于今天的江西赣州,因山上有钟声而得名。”隔几尘”形容这里仿佛与尘世隔绝,有着一种神秘的美感。

  • 龙翔殿阁此时新:龙飞翔在殿阁之间,显得宫殿崭新、宏伟。“龙翔”描绘了宫殿中龙腾的景象,而“殿阁此时新”则表明这些建筑刚刚修缮过,显得十分壮观。

  • 诸天坐挹金银气:诸天的神灵坐在殿阁之间,享受着来自金银财宝的灵气。这里的“坐挹”意味着他们静坐其中,享受着来自天地间的精华。

  • 一锡行看草木春:当和尚携带一锡(锡杖),行走在草木之间,就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一锡”指的是和尚随身携带的法器——锡杖,它象征着修行者的精神世界。

  • 贝叶何妨寅夕讽:贝叶经(佛典)什么时候读都可以,并不妨碍在清晨或傍晚诵读。“寅夕”指的是早晨和傍晚,而“讽”是指诵读。这里的“贝叶”指的是佛教经书,反映了作者对于佛法的虔诚信仰。

  • 梅花不厌往来频:梅花不怕严寒,无论多少次的来往都盛开不凋。“梅花”在这里比喻坚韧不拔的品质,而“往来频”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品质的赞美。

  • 江南江北犹兵革,林下栖迟复有人:江南和江北仍然战乱不断,但林下依然有栖迟的人存在。这里的“兵革”指的是战乱,而“林下”则代表着安宁的地方。作者通过对比战乱与安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

赏析:这首诗是贾岛对钟陵的一次游览经历的描写。从诗中可以看出,贾岛对于钟陵的钟声、殿阁、金银气、草木春、贝叶经等元素都有深刻的感受和联想。他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对于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即使在战乱不断的江南江北,也有人能够安身立命。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美好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