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琦
怀净土诗 其八 吾身念佛又修禅,自喜方袍顶相圆。 曾向多生修福果,始依九品结香缘。 名书某甲深华里,梦在长庚落月边。 浊恶凡夫清净佛,双珠黑白共丝穿。 注释: 1. 吾身念佛又修禅:我的身体里充满了对佛法的信仰和修行,同时也修炼禅宗。 2. 自喜方袍顶相圆:对自己的形象非常满意,认为自己的头顶和袈裟的形状都完美无缺。 3. 曾向多生修福果:曾经在过去世中修积了很多福报,得到了很好的果报。 4.
赏析: 此诗为《怀净土诗》之三,以山水、石虎、泥人等物象描绘出一幅远离尘世、向往净土的意境。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超脱。 1. 山云霭霭水泠泠:描述山中云雾缭绕,水面清凉透明的景象。霭霭与泠泠都是形容景物柔和、清新的词语,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2. 共说西方一卷经:表示大家一同讨论或诵读西方净土的经典。西方净土是佛教徒所信仰的理想境界
以下是对梵琦的《怀净土诗 其四》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故乡别早话归迟,何待君言我自知: - 释义:在远离故乡的地方,我总是早早就开始思考回家的事情,但并不急于告诉别人。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回归的迫切心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外界纷扰的超然态度。 2. 客路竛竮无一好,人生惆怅不多时: - 释义:旅行的道路总是充满艰难,没有一条是真正好的。人生的忧愁很少,不会持续太久。
注释: 煮茗羹羊酪,看山驻马檛。 地椒真小草,芭揽有奇花。 塞月宵沈海,边风昼起沙。 登高望吴越,极目是云霞。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江南故人的诗。首句“煮茗羹羊酪”,用烹茶、吃羊肉的美食来表达对故人的深情厚谊。第二句“看山驻马檛”,描绘了一幅山水美景的画卷,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对故人的美好祝愿。 第三句“地椒真小草”,用“地椒”比喻故人,表示故人的才华如同小草一般平凡而不起眼
【诗句释义】 几回梦到法王家,来去分明路不差。 出水珠幢如日月,排空宝盖似云霞。 鸳鸯对浴金池水,鹦鹉双衔玉树花。 睡美不知谁唤醒,一垆香散夕阳斜。 【译文】 我多次梦见自己来到法王的府邸,醒来后发现梦中的景象依然清晰可见。在梦里,我如同从水中出来一样,行走于一条明亮而宽敞的道路,没有迷失方向。在这条路上,我看到了一座像明珠和太阳一样的殿堂,以及一座排空而起的宝盖,它的形状就像云霞一般美丽
【译文】 地势倾斜北,河流平稳向东流。 龙庭行万里,虎路通三嵒。 番女裁皮衣,奚儿控角弓。 长吟对落景,独坐感飞蓬。 【注释】 开平书事四首:指唐代李德裕所作的《开平县记》。四首诗分别记叙了在开平和宁的一段时期,以及作者对这一时期的观感和评价。 其三:此篇为第三首。 势斜临北:地势倾斜着向南面。 河流稳向东:水流平稳地流向东方。 龙庭:这里指代皇帝所在之地。 行万里:行走万里。 虎路通三嵒
【注释】 1.黑谷:在今江西吉安县北,有赣江流过。终无极:意谓不知何处可到尽头。2.南还未:犹言“未几”。期:希望。3.犹嫌:还感到不够。4.土风:指当地的风俗习惯。5.晚翠:指晚秋的景色。卢橘:一种果树名。6.春香:指春天的花香。楚葵:一种植物名。7.兹:这。吾:我。8.饮水啖棠梨:指饮山泉,吃棠梨。9.老:指隐居。10.饮水:指饮用山泉。11.啖:动词。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晚年
旧俗便弓马,新妆称绮罗。 平原芳草歇,古戍暮云多。 翠袖调鹦鹉,金鞭控骆驼。 上楼看月色,无酒奈君何。 注释: 1. 旧俗便弓马:描述元末明初的社会习俗,即人们习惯于骑马和射箭等武艺。 2. 新装称绮罗:反映社会风气的转变,人们开始追求穿着华丽的衣物。 3. 平原芳草歇:描绘了辽阔草原的景象,暗示战争的平息或和平的到来。 4. 古戍暮云多:指边疆的古城堡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萧瑟。 5.
开平书事四首其一: 绝域秋风草,殊方使客还。 河冲秦日塞,地接汉时关。 万古悲青冢,兼程过黑山。 从容陪国论,咫尺近天颜。 注释: 开平书事四首:这是作者在开平(今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任武宁军节度副使时所写下的一组诗。这组诗共四首,此为其中之一。 绝域秋风草,殊方使客还。 译文: 边远之地秋风中飘荡着萧瑟的草地,从远方来的特殊地区的使臣已经返回。 注释: 开平:今属内蒙古呼和浩特市。 绝域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今骑沙苑马,昔踏洞庭鱼。”这两句是说,如今我骑着沙苑的战马,往日在洞庭湖里划船游玩。沙苑、洞庭都是作者曾经游玩过的地方。“结缆荷边宿,移家竹里居”:我来到荷塘旁边结了缆绳住下,把家园迁到竹林之中。“好风横笛晚,新月上帘初。”这两句是写夜幕降临时的景色。“好风”指和煦的晚风,“横笛”指横吹着的笛子。“新月”指初升的月亮。“竹里”指竹林中。“赏析”:此诗前四句为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