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献夫
同丹山家兄勿欺诸友登梅峰 罗浮杳何处,沧海望无垠。 步武连兄弟,啸歌同友人。 几茎黄竹杖,十里绿莎茵。 一枕峰头梦,悠然隔世尘。 注释: 1. 同丹山家兄勿欺诸友登梅峰:和丹山的哥哥一同欺骗各位朋友攀登梅峰。 2. 罗浮:地名,指罗浮山。杳何处:指山高林密,难以寻找。沧海:大海。 3. 步武连兄弟:形容兄弟情谊深厚,一起走路。步武:行走。 4. 啸歌同友人:和朋友一起吟诗唱歌。啸歌:吟咏歌唱。
【注释】 ①五年心已契:五年前,你我心志相投。心己:自己,指诗人自己。契:心意相合。 ②四海分谁同:四海之内没有谁能和我心意相同。 ③问学输前席:向先生请教学问时,总是恭恭敬敬地坐在他的座位前聆听教诲。 ④论文愧下风:在谈论诗文、议论得失时,感到自愧不如先生。 ⑤有怀过叔度:怀念过去和伯夷、叔齐一样清高廉洁的贤士。 ⑥廉翁:即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这里泛指有政绩的良臣。 ⑦飞云:喻仕途升迁。
这首诗是作者从化程尹士民借用寇恂的故事来抒发自己对于循良传的向往,以及对圣代劳均的赞美。以下是逐句释义: 1. 自有循良传,何人是寇恂。 - "自有循良传":指的是古代有许多以循良著称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 - "何人是寇恂":询问谁是像寇恂这样以忠勇和智慧闻名的人。 2. 文中几易数,圣代贵劳均。 - "文中几易数":在史书中,像寇恂这样的人物并不常见,他们的故事往往被记载和传颂下来。 -
游罗浮朱明洞 十日惬幽赏,朱明七洞天。 盘飧馀笋蕨,衣袂足风烟。 木客来相问,灵禽去复旋。 知谁有仙骨,便肯绝凡缘。 注释: - 十日惬幽赏:在十天的时间里,我非常满意地欣赏了这个地方的美丽景色。 - 朱明:指日中时,也就是中午时分,也用来表示太阳的明亮。 - 七洞天:七个洞穴形成的仙境。 - 盘飧(suān)馀:盘腿而坐在饭桌上吃剩的食物,表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享受。 - 笋蕨
【注释】 1. 谢:感谢。顾惠:指顾野王,作者友人之一。嵓(zōu)园亭:幽静的园林和亭榭。宴集:聚会饮酒。 2. 泉寺清:泉水清澈。何假:什么不需要。假,通“藉”,借。 3. 湖溪乐未央:在湖边溪流中游乐没有完没了。 4. 琴箫幽洞合:指幽静的山洞里,琴音箫声和谐地合奏。 5. 花竹远亭芳:指远处的花木竹林芳香四溢的亭子。 6. 赤松子:传说中长着红头发、披着大红袍、住在黄山的仙人赤松子。 7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来赏析句子。首先读懂诗句,把握诗中重要词句的含义,然后结合注释和相关注解加以理解和分析。注意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深入解读。如“至日病未起”,意思是到了立春这一天,我还躺在床上没有起床。“官奴”指的是家仆,“报春”指的是告诉春天已经来临。“故乡云物旧”,意指故乡的一切景物都变得陌生了
诗句如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译文为: 我在海外与你相逢,我们的话语如同在彼此的近旁。你再次来到这个汀洲与我相会,烟波浩渺秋色清淡,江雨蒙蒙夜色深沉。 注释: 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的一首五言诗。此句的意思是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感觉如近在咫尺。 2. 海外逢君话,孤舟复此汀。——方献夫在这首诗中描述的是他在汀州遇到戴仲鹖,两人在海外重逢
诗句解析 1. 贪泉终不易:这句诗中的“贪泉”是一个典故,源自于古代的传说。据说喝了这泉水的人会变得贪婪,不再满足于平凡。然而,这里诗人提到“贪泉终不易”,意指即使面对诱惑和困难,也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轻易屈服。 2. 介石是真操:这里的“介石”指的是坚强的石头,用来形容人的坚定和毅力。诗人通过这句话赞扬黄小江(可能是黄庭坚的小名)的坚定意志和真实操守。 3. 按狱平反众
【解析】 “白发垂堂日,苍生引领时”意为:年老的双鬓已斑白了,而百姓们却还在期盼你的到来。“苍生”即百姓,“引领”为盼望。“未酬将母念,恰有过门期”意为:我未能报答母亲对我的哺育之恩,正逢您过门的日子。“将母”指母亲,这里用“未酬”“将母念”表示自己对母亲的孝道尚未尽到,有感伤之意。“寿酒腰金舞”意为:寿宴上您喝着金杯中的美酒,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寿酒”指生日酒席上的酒食
【注释】 1. 黄小江之:即送黄小江赴福建宪副任。 2. 多病真违俗:我身体不好,真的不合时宜。 3. 高情几合簪:高洁的情操,难以和世俗相容。 4. 通幽深处酌:畅饮在幽静的深山之中。 5. 观我草堂吟:观察我那荒凉的草堂吟唱。 6. 宝鸭他年梦,金龙此日心:将来有宝鸭相伴的美梦,今天却有金龙护身的心。 7. 途危天更远,相见复山林:旅途艰险,天地更遥远;见面又回到山林。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