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芳
云津送袁生之京 曲水平桥江岸斜,云津门外送仙槎。 离亭握手愁将夕,远道逢春鬓易华。 二月行人折杨柳,一年心事问桃花。 兰桡泊处东风遍,细雨楼台燕子家。 注释: 1. 曲水平桥江岸斜:曲水流经的桥梁在江岸边。 2. 云津门外送仙槎:在云津城外为袁生送上了离别的祝福。 3. 离亭握手愁将夕:在离别的亭台上与袁生握手告别,忧愁地等待夜晚的到来。 4. 远道逢春鬓易华:在远离家乡的路上
【解析】 此诗为七绝,前四句写滩头春江之景,后四句写滩头春意之景。 “滩头”是第一句,点明地点,是诗的开头。“春江两岸阔”,是第二句。诗人由滩头放眼望去,看到春江两岸十分宽阔,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细雨片帆斜”,写细雨中行船的情景。“片帆斜”是第三句。细如牛毛的春雨洒在江面上,使船帆都倾斜了。 “古戍收残市”,写古战场上的残破景象。“寒潮带浅沙”,写江边沙滩上潮水涌动的情景。“春尽鸟啼花”
玉阶上蟋蟀鸣叫,梧桐叶纷纷飘落。 纨扇本是生凉之物,错恨秋风使人寒冷。
伯宗席对月再别吉夫得声字 伯宗,指王伯宗,名仲宣。吉夫,晋王羲之小字。 几醉长安月,因君万里行。 长安:今西安市,古名长安,为六朝及隋唐时首都。月:这里指月亮。万里:一作“千里”,意谓远隔千里。 片云随袂断,疏影入帘清。 片云:飘忽的云彩。袂:衣袖。疏影:稀疏的树影。 小径花生色,微霜雁有声。 小径:小路。花生色:指花生开花,其花为淡红色。微霜:初寒的霜气。雁:鸿雁。 他时三五夕,一见一含情。
何明府邀宴荆山 荆山: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 名山堪载酒,驿使暂停车:这两句是说,这座名山景色秀美,可以载酒而游;驿站的马车也停了下来,让客人尽情地饮酒作乐。 斜日长淮水,春风一县花:这两句是写夕阳映照在淮河的水面上,春天的风吹遍了一县的花朵。 平崖喧立马,深树点归鸦:这两句是写平缓的山坡上马儿喧哗,深林中乌鸦点点,归鸦归去。 更坐莓苔上,残尊照落霞:这两句是说
皖江 皖江阴乍晴,鳞鳞秋浪生。 岸回村树隐,潮落海云平。 鱼米舟中市,人烟水上城。 不须遥问渡,前路是浮萍。 注释: - 皖江:指位于安徽省的长江支流,此处特指皖江南部地区。 - 阴乍晴:天色突然放晴。乍(zhà)是副词,表示忽然、立即的意思。 - 鳞鳞秋浪生:形容秋天的江面上,波浪层层叠叠,像鳞片一样清晰可见。 - 岸回村树隐:江岸曲折,村庄里的树木若隐若现。 - 潮落海云平:潮水退去
注释: 春思:春天的思念。 渝州:今重庆,古称渝州。 日夜雨潇潇: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雨水都淅沥不断。 石濑:水边的石头。 添新涨:水位上涨。 江风送落潮:江风吹动着下落的潮水。 春催花影薄:春天催促着花影更加稀疏。 林杂鸟声娇:树林间各种鸟儿的叫声都很美妙。 楚客:古代指湖北一带的人。归思:思乡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思乡情感的诗歌。首句“渝州正二月,日夜雨潇潇”
暮春 和风搅亭竹,稚笋欲交加。 藻思添芳草,春愁剧落花。 檐栖黄口雀,林乳白头鸦。 坐惜青阳暮,空悲两鬓华。 注释: 和风搅亭竹,稚笋欲交加:和风吹动亭中的竹子,嫩笋仿佛要相互交织。 藻思添芳草,春愁剧落花:春天的思绪被繁花所增添,而春天的忧愁却被落花所加剧。 檐栖黄口雀,林乳白头鸦:在屋檐下栖息的是黄色嘴巴的小麻雀,在树林中哺乳的是满头白发的乌鸦。 坐惜青阳暮,空悲两鬓华:我因惜春而坐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词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一斋”二句写自己居处虽小,但足以容膝,可以高枕无忧;“稚笋初平槛”“新鸦未出林”二句写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而自己却因年老多病,不能亲赏春色,只能遥想;“闲情芳草地,春恨落花心”二句写自己闲情雅致地欣赏芳草地,又因春日花开而产生怅然若失之感;“更爱前溪好”二句写自己喜爱前溪景色,因为前溪绿树成荫
新池 松峰高接天,合沓四山连。 马怯新池水,人投野烧烟。 飗飗风出谷,齿齿石成川。 诘曲袁江路,心苏百折前。 注释:新池:新修的池塘。飗飗风:大风呼啸声。诘曲:曲折盘旋。袁江:即袁江镇,地名。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游历新池时所看到的景色和感受。首联以“松峰”和“合沓四山”勾勒出一幅壮阔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叹。颔联则通过“马怯新池水”和“人投野烧烟”两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