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鸣玉阶,梧桐落金井。
纨扇本生凉,错恨秋风冷。
玉阶上蟋蟀鸣叫,梧桐叶纷纷飘落。
纨扇本是生凉之物,错恨秋风使人寒冷。
蟋蟀鸣玉阶,梧桐落金井。
纨扇本生凉,错恨秋风冷。
玉阶上蟋蟀鸣叫,梧桐叶纷纷飘落。
纨扇本是生凉之物,错恨秋风使人寒冷。
这首诗描绘了郭外的山景,以及与友人在天峰寺的赏景之乐。下面是逐句的翻译与赏析: 第一句:“天峰寺同谭少府览眺” - 注释: 天峰寺,位于郭外,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谭少府,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熟人。览眺,即观赏眺望。 - 译文: 我们和谭少府一起在天峰寺观赏景色,领略风光。 -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和朋友共同游览的场景,表现了一种与友人共享美景的愉悦心情。 第二句:“郭外名山碧四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的赏析能力及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技巧。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白题目的要求,如“逐句释义”“分析诗句特点”“赏析”等,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加以理解。“长薄带芳洲,支江绕郡流。潭烟宛陵夕,山雨敬亭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长薄一带是芬芳美丽的洲渚,支江环绕着郡城流淌。傍晚的时候,宛陵的烟雾缭绕;秋天的时候,敬亭山上的山雨纷纷。“溜急知湖口,林喧指渡头。”“溜急”是指水势湍急
【注释】 南园:指诗人自己的家宅。深字:指深秋时节。 傲吏:指不屈从于权势的官员。侵寻:侵扰,侵凌。惬:满足。素心:纯洁的心肠。 桑落:指秋天收获时落下的桑叶。 柘枝:柘木做的枝条。这里指柘树枝条。柘枝歌:即柘枝舞,一种舞蹈。 小妓:年轻女子的歌女。 【赏析】 这是一首写深秋季节景色与宴饮之欢的七言古诗。首联写诗人在秋日里,对那“傲吏苦侵寻”的官署感到厌恶,而更喜欢那“名园惬素心”的自家花园
诗名:宜春台 诗句一: 春台独上俯千家,聛睨风高起曙鸦。 注释:在春天的宜春台上独自站立,可以俯瞰周围的千户人家。远处晨光中,一群乌鸦从高处飞起。 赏析:诗人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宜春台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生活气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诗句二: 南下万山连百越,东来一水绕长沙。 注释:向南延伸的群山与越南接壤,而从东面流来的湘江则环绕着长沙城。 赏析
鄱阳湖 吴人归古渡,湖水接天开。 一夜南风起,扁舟万里回。 波漂星子县,云没大孤台。 却望苍茫里,匡庐秋色来。 译文: 在鄱阳湖畔,吴地的人们回到了古老的渡口。湖水与天空连成一线,仿佛连接到了天际。 突然一阵南风吹来,我驾驶着扁舟,开始了漫长的航行。 波涛上扬,星子县的轮廓变得模糊,大孤山的山顶也隐去了踪影。 回首望去,只见那遥远的苍茫之地,传来了匡庐山脉秋天的景色。 赏析:
庄子钓台 漆园为吏早知归,濮上垂纶愿不违。 浦树千秋依断岸,江蒲一曲带斜晖。 棹头往事随流水,曳尾何人问钓矶。 独倚南华台上望,逍遥天外大鹏飞。 【译文】 漆园为吏早早知道要回家,濮水之上钓鱼愿望不违背。 江边的树木千年相依靠断崖,江边的芦苇一曲随风摆动。 过去的故事随着流水消逝,谁能知道是谁在问钓鱼的矶石? 独自站在南华山台上远望,逍遥自在的大鹏展翅飞翔。 【注释】 1. 庄子钓台
赠诗 庐居世罕有,况复六载馀。 我读孝廉传,居惟冰玉如。 高名看凤翥,通籍寄鸿胪。 陟岵频回首,应怜风木疏。 注释: 庐居世罕有,况复六载馀: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居住在简陋的地方,何况又过了六年的时间。庐,简陋的房子。 我读孝廉传,居惟冰玉如:我阅读关于孝廉的传记,他们居住的环境如同冰和玉一样清白无暇。 高名看凤翥,通籍寄鸿胪:崇高的名声像凤凰展翅飞翔,被朝廷录用为官员并寄住在鸿胪寺。高名
注释: 岱宗 其二 泰山的主峰,在泰安县城南的岱宗庙里。泰山是五岳之首,所以叫岱宗。岱宗绝顶玉皇祠:泰山的最高点——南天门附近,有一座供奉玉皇大帝的庙宇。云起天门杖屦迟:云从天门涌起,我拄着拐杖缓步登山。天门:指泰山南天门。杖屦(guàn jù):用树枝和草做成的手杖。古代步行时拄着的手杖,因年代久远,多生苔藓,颜色已变,所以称“杖屦”。迟:慢,缓慢。 汉畤(zhì)秦封行处是:汉代在泰山设祭
【注释】 岱宗:泰山别称。 十八盘:泰山著名险道,盘旋而上。 徂徕、梁甫:山名,均在今山东省境内。 神女来游明月嶂:《列仙传》记载:王母曾于月夜乘白鹿来到泰山,与诸神对弈。这里以“明月嶂”代指此景。 仙人对博:传说汉武帝东封泰山时,曾在山上设台对博,此处泛指帝王游赏之事。 天鸡唤日:相传汉武帝时有天鸡报晓。 浮三岛:传说东海中有三个岛屿,上有神龙栖息。 海鹤巢松遍五株:传说中的五个神仙居住之地
【注释】 昌平城楼:指居庸关的昌平城楼。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居庸山上。 朔云燕树:北方的云雾和燕国的树木,即燕山。 孤城落日催刁斗:指黄昏时分的居庸关孤城。刁斗,古代夜间巡逻用的小铜壶;这里泛指南部少数民族的兵器。 海气东来千嶂合:海风从东面吹来,千峰万壑都闭合了。 关门中断一鸿飞:关门是居庸关的北门。 万家烟火行营外:指行军的行列中炊烟袅袅的村落。 笳鼓:管乐器。风高:风声很大。塞马肥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古寺凉蝉嘒晚风,钓鱼台近濯龙宫。 - 注释: 在古寺中,清凉的秋风吹动着树叶,发出细微的响声,就像夜晚的蝉鸣。“漱龙宫”暗指钓鱼台附近清澈见底的水域。 - 译文: 在古老的寺庙里,清凉的秋风和蝉鸣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夜晚的蝉鸣声在耳边响起。不远处的钓鱼台周围,水面清澈透明,犹如龙宫一般美丽。 2. 波摇树色浮天上,山写秋容入镜中。 - 注释: 水面波动,树影摇曳
【诗句注释】 暮春:指春天的暮时,即傍晚。 山庄:山中的别墅或庄园。 弭节:停止行进。 草庐:简陋的房屋。 短砌:矮墙。 雨余:雨水过后。 芳草合: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风定:风平浪静。 落花初:刚落下的花朵。 拂尘:掸尘帚。 梁燕:燕子。 箧:小箱子,也作箱。 走壁鱼:壁虎。 岩扉:山洞的门。 辟:开辟、开拓。 洒扫:打扫庭院、清扫尘土。 长者:年长的先生、老人。 命巾车:请人驾车。 【译文】
云津送袁生之京 曲水平桥江岸斜,云津门外送仙槎。 离亭握手愁将夕,远道逢春鬓易华。 二月行人折杨柳,一年心事问桃花。 兰桡泊处东风遍,细雨楼台燕子家。 注释: 1. 曲水平桥江岸斜:曲水流经的桥梁在江岸边。 2. 云津门外送仙槎:在云津城外为袁生送上了离别的祝福。 3. 离亭握手愁将夕:在离别的亭台上与袁生握手告别,忧愁地等待夜晚的到来。 4. 远道逢春鬓易华:在远离家乡的路上
【注释】 月宇:指夜空,天空。开天镜:比喻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大地。试晚妆:指在月夜下梳妆打扮。 秋风吹桂树:秋天的风把桂花吹落。双燕语雕梁:指燕子在屋梁上鸣叫。雕梁:雕刻花纹的梁柱。 【赏析】 《闺情》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深秋季节里的美丽图景。首句写明月高照,将皎洁的月光映射到天幕上,好像一面天镜悬挂在高空。次句以“高楼”为背景,描绘出女子在月夜下梳妆打扮的情景。后两句则通过秋风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每句诗进行具体分析,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城南黄叶逐人飞,城上寒鸦噪晚饥。”意思是:城南的黄叶随风飘飞,城上的乌鸦鸣叫报晓。从这两句中可以看出作者在秋天的黄昏时分外出郊游,看到的景象是落叶纷飞、乌鸦啼叫。“老树荒村停落照,遥遥山寺一僧归”,意思是:枯枝败树的村庄停着夕阳的余晖,远远地山间寺院传来了僧人归来的声音
【注释】: 三月轻风,麦浪生:三月的微风和煦,麦田里泛起层层波浪。 黄河岸上,晚波平:黄河岸边的夜晚平静如镜。 村原处处,垂杨柳:村野的原野处处都有杨柳。 一路青青,到永城:一路的青草绿树一直延伸到了永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画卷,诗人从商丘出发,途经永城,沿途所见的景色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首句“三月轻风,麦浪生”以生动的画面开篇,勾勒出一幅春风吹过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