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阴乍晴,鳞鳞秋浪生。
岸回村树隐,潮落海云平。
鱼米舟中市,人烟水上城。
不须遥问渡,前路是浮萍。

皖江

皖江阴乍晴,鳞鳞秋浪生。

岸回村树隐,潮落海云平。

鱼米舟中市,人烟水上城。

不须遥问渡,前路是浮萍。

注释:

  • 皖江:指位于安徽省的长江支流,此处特指皖江南部地区。
  • 阴乍晴:天色突然放晴。乍(zhà)是副词,表示忽然、立即的意思。
  • 鳞鳞秋浪生:形容秋天的江面上,波浪层层叠叠,像鳞片一样清晰可见。
  • 岸回村树隐:江岸曲折,村庄里的树木若隐若现。
  • 潮落海云平:潮水退去,海边的云雾变得平坦起来。
  • 鱼米舟中市:在船上可以买到新鲜的鱼类和大米,市场繁忙。
  • 人烟水上城:水面上有人家炊烟袅袅升起,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水上城市景象。
  • 不须遥问渡:不需要远道询问渡口在哪里,因为前面就是渡船可以到达的地方。
  • 前路是浮萍:比喻前方的道路如同漂浮的浮萍,不稳定但充满生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江南水乡景色。首句“皖江阴乍晴”点明了时间背景,接着通过“鳞鳞秋浪生”形象地展现了秋天江水波光粼粼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江边,感受到那层层叠叠、宛如鳞片般的秋波之美。接下来的几句则进一步展现了这片土地上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景观。“岸回村树隐”,描绘出了江岸曲折、村庄隐约可见的画面;“潮落海云平”,则表现了潮水退去后海面上的云朵变得平坦如镜,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诗中还提到了“鱼米舟中市”,展示了当地的渔业和农业繁荣,以及由此带来的繁荣市场。最后两句更是点出了无需远寻渡口即可到达目的地,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留恋之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美丽宁静的江南水乡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