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两岸阔,细雨片帆斜。
古戍收残市,寒潮带浅沙。
风偏舟倚濑,春尽鸟啼花。
桑柘依依绿,渔矶三五家。

【解析】

此诗为七绝,前四句写滩头春江之景,后四句写滩头春意之景。

“滩头”是第一句,点明地点,是诗的开头。“春江两岸阔”,是第二句。诗人由滩头放眼望去,看到春江两岸十分宽阔,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细雨片帆斜”,写细雨中行船的情景。“片帆斜”是第三句。细如牛毛的春雨洒在江面上,使船帆都倾斜了。

“古戍收残市”,写古战场上的残破景象。“寒潮带浅沙”,写江边沙滩上潮水涌动的情景。“春尽鸟啼花”,写春天已经过去,鸟儿在啼叫,花儿在凋谢的情景。

最后两句描写滩头的景色:“桑柘依依绿,渔矶三五家。”这是全诗最末二句。诗人用“依依”形容桑柘树茂密的样子,用“三五家”形容小渔家的多,突出了春日里一派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景象。

【答案】

春江两岸阔,细雨片帆斜。

古戍收残市,寒潮带浅沙。

风偏舟倚濑,春尽鸟啼花。

桑柘依依绿,渔矶三五家。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江南春日滩头美景的古诗。

首句“春江两岸阔”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描绘出春江两岸广阔壮美的景象,为下文展开描写作了铺垫。“细雨片帆斜”,写细雨中行船的场景,“片帆斜”写出了雨丝飘洒的姿态,渲染出一种凄迷的意境;“春江两岸阔”,“细雨片帆斜”,则更显出春江的壮阔和船只的渺小,也更显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第二句“古戍收残市”,写古战场上的残破景象。“寒潮带浅沙”,写江边沙滩上潮水涌动的情景,“春尽鸟啼花”,写春天已经过去,鸟儿在啼叫,花儿在凋谢的情景,“桑柘依依绿,渔矶三五家”,写江边桑树上的桑椹长得茂盛,江边有三四家人在打鱼。最后两句写滩头的景色:“桑柘依依绿,渔矶三五家。”这两句是全诗最末二句。诗人用“依依”形容桑柘树茂密的样子,用“三五家”形容小渔家的多,突出了春日里一派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景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