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岳
【注释】甲午:指乾隆五十六年(1791),作者时年24岁。斋居:指书房。明仲:即陈廷敬,字子端,号明斋,山西浑源人,乾隆年间进士。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戊申年腊月二十四日(即乾隆五十五年)所作答谢诗,作于他应诏赴京后,在京城的书房中与明斋相会时所作。此诗首联写诗人与明斋的相聚;次联写诗人因离别而惆怅,有怀难排遣,乱梦难安;第三联写诗人与明斋别后孤寂的生活情景;末联写诗人接到友人来信,喜出望外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簉羽深怜白鹭行,迂疏如我亦升堂。清临华盖真叨窃,近接瀛洲岂杳茫。 2. 拟向图书探月窟,却惊奎璧焕天章。储才更荷君恩重,早见纶音下庙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李宾之的赞美和鼓励。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李宾之的深深敬意和感激之情。他称赞李宾之的才华出众,如同白鹭一般优雅,同时也表示自己虽然有些迂腐,但也会努力提升自己,达到更高的境界。诗人还表达了对李宾之的敬仰之情
【注释】 1. 挽:哀悼,吊唁。 2. 百战起从龙:指钱永义年少时即随军打仗,立过战功,后被朝廷起用。 3. 李广:李广是汉代名将,以勇猛善射著称,但因屡立战功而未被封侯。 4. 青镜:古代用来照面容的镜子。 5. 黄旗:皇帝出行时所持的旗帜,黄色表示皇权。 6. 荒原:指边远之地,荒凉的原野。 7. 古塞:指边塞,古代边关要塞。 8. 忠义在:指忠诚和义气仍然存在。 9. 家声:家族的声望
【注释】: 1. 一以赠沈一以答张:指用一首诗回答张汝弼的《寒不及出饯》诗。沈约(441-513):南朝诗人,字休文。一以赠:即《答张员外汝弼以寒不及出饯赋诗见诮》中的“一以答”,指用一首《答张员外汝弼以寒不及出饯赋诗见诮》来作答。 2. 其二:指《答张员外汝弼以寒不及出饯赋诗见诮》中的第二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和张汝弼的唱和之作。作者在酬答张汝弼的《寒不及出饯》诗时又写了两首诗
送李立之复任南京太常少卿 旧游何许慰扬舲,二月江南柳半青。 双凤暂劳辞魏阙,一夔元合在虞廷。 寻春谩过长干寺,择胜重开晚节亭。 天路回翔知不远,便依北斗待文星。 注释:旧游指的是李立之前来探望作者的旧日友谊,以扬舲(扬起船帆)作为象征,暗示着即将启程离去。二月份的江南,柳树已绿意盎然,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双凤暂时离开京城长安(魏阙),前往金陵(南京),象征着暂时离别;一夔元合在虞廷
次鸣:即王次鸣。《新唐书》本传称其“少敏悟,善属文。擢进士上第,调校书郎,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坐事出为汝南令,徙江陵府参军”。治卧病不赴斋居之作:意谓自己卧病在床,不能参加王次鸣的祭祀活动。 方泽圆丘:指古代帝王郊祀天地之坛。祀礼:指祭祀礼仪。兼:同。 十年侍从:王次鸣曾先后任左补阙、翰林学士等职,与玄宗共事多年,前后达十年之久,故曰“十年”。幸同瞻:有幸一同前来观看。 属车昼下双飞凤
诗句原文: 兀兀西斋夜不眠,秋声如雨到窗前。 两京地迥逾千里,一别心愁已六年。 报国才疏空自愧,还家梦远更谁怜。 高堂未卜供调膳,误却青溪负郭田。 译文: 在夜晚的西斋中我无法入睡,秋雨淅沥如同细雨落在窗前。两地相隔遥远超过千里,离别之后心中的忧愁已经六年。为国效力才能不足让我深感惭愧,远离家乡梦中也常常牵挂着谁?家中高堂的事情尚未决定,误了我在青溪的那块肥沃田地。 赏析:
送别沈仲威乡友赴南京兵部 沈约才华锦绣胸,宦游此去乐从容。 珠还合浦元归蚌,剑落延津已化龙。 客路莺花怜共别,家山松菊慰相逢。 乡心欲与征帆速,把手临岐意万重。 注释: 1. 沈约:南朝宋诗人、政论家,字休文。 2. 才华:才能和才华。 3. 锦绣胸:形容人才济济,才华横溢。 4. 官游:指做官或出外做官的旅程。 5. 珠还合浦元归蚌:比喻人回归故地,回到故乡。 6. 剑落延津已化龙
注释: 寂寂孤园著老僧,无尘心境已如冰:在寂静的孤园里住着一位年岁已高的僧人,他的心境如同冰雪一样纯净。 何须同社招元亮,却恐前身是惠能:何必去结交像陶渊明那样的隐士呢?恐怕我与达摩祖师有着相同的前世吧! 到处林泉堪卓锡,一时衣钵可传灯: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愿意为我搭建寺庙(卓锡)和传递佛法(传灯)。 问渠玉版师如健,容我来参最上乘:请问这位大师的法力如何强大?我渴望来学习最高深的佛法。 赏析:
【注释】 百里官河——指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 棹通——船通畅。 力排群议——排除众人的反对意见,表示要一意孤行。 关西夫子——指唐代著名的学者、政治家张说(字子厚)。 阃外将军——泛指有战功的将军。 役籍——指工程的劳动力。 都水监——宋代设置的水部,主管水利,是管理河渠、堤防、沟洫等事务的机构。这里指负责修建运河的官员。 旌书——古代授予有功之人的文书或令牌,这里指朝廷颁发的嘉奖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