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春
注释: 永安道中寄张少参周佥宪 古道黄河北,荒城黑水边。 此中一何意,相见两茫然。 良晤悲仍晚,怀归觉太坚。 无能徵旧约,空复感新篇。 落日思公瑾,春愁别茂先。 花浓野馆外,雨细客衣前。 心折珠崖路,情深玉塞天。 风烟万馀里,重会定何年。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诗人在永安道中写给好友张少参和周佥宪的。 第一句“古道黄河北”,诗人用“古道”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嵣山图为张别驾 溪上卜居静,山间开径遥。 人悬朱绂望,客至白云朝。 树色明沙岸,泉声下浦桥。 佩刀终有气,宝剑暗干霄。 藜杖聊空阔,松门任寂寥。 谁知仲举座,此日正相招。 注释: - 诗句翻译: 1. 溪上卜居静,山间开径遥。 在溪边安静地居住,山间开辟了小路通向远处。 2. 人悬朱绂望,客至白云朝。 人们悬挂着红色的官员服饰,期待客人的到来,如同清晨的云彩。 3. 树色明沙岸,泉声下浦桥。
诗句输出:吴越归来十载馀,乾坤空老万山居。忽驰北海通家刺,欲效河汾诣阙书。 译文输出:我从吴越归来已过十年,如今岁月静好却倍感孤独。忽然收到北地的来信,想要我回去效力。 注释输出:[吴越归来十载馀,乾坤空老万山居]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从吴越(今浙江省一带)归来已经十个年头,现在虽然身处山中,却感到时光虚度、岁月流逝。"乾坤空老万山居"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独自生活的情景
送萧上舍游太学南归 注释: 1.河山频送客:黄河和山峦频繁地送走客人。 2.天地有归桡:天地之间仿佛有一只归航的船。 3.词藻家何处:文学才华之家在哪里? 4.风尘路转遥:旅途中尘土飞扬,道路显得遥远。 5.裘全仍季子:裘全如同春秋时期的季子(季札)。 6.笔在尚班超:笔下仍然有如班超(班超,东汉名将)那样的才气。 7.挟策临雍日:手持竹简(策是书简的意思),亲临太学的日子。 8.听歌饮泮朝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钱明府将之晋江,诗人以“送”“别”等字开篇,点题,并从对方即将赴任的地方写起,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接下来四句写友人之才,赞扬其政令之美、孝友之德。接着四句写友人之难,表达对其艰难处境的关切与慰问。然后六句写友人之志,表现了诗人对其建树功业、施展抱负的期望之情。接下来八句写景,写景中寓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最后八句写友情。 【答案】 青门(京城长安)谁怅别
【注释】: 郁郁:形容山势高耸的样子,这里比喻墓地高大。 多君:多亏了您。 若还海宇飘蓬日:假如在天涯海角飘荡的日子。 应:应当。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罗少府归乡时写的两首绝句之一。这两首诗都是赠别之作,但所写对象不同,第一首是送人归乡,第二首是留人作客,而第三首却另有所指,诗人用“海宇”与“江湖”的对比,以抒发自己的情怀。 首句“郁郁佳城古勒铭”,意谓墓地高大峻峭,犹如山峰一样巍峨
孙比部以建言谪潮阳宾于小墅清夜相过感而赋此四首 青年抗疏动重华,万古纲常为汉家。状貌张良成羽翼,才名贾傅出长沙。 注释:青年,指年轻的人(年轻人);抗疏,指在皇帝面前提出批评或建议;动,引起;重华,指汉朝;张良,字子房,汉代开国功臣;贾谊,字谊,东汉著名文学家;翼,这里比喻张良的辅佐之功;才名,指才能和名声;贾傅,指贾谊;出,超出;长沙,古郡名,今湖南一带。 赏析
御书月朗风清楼扁 御笔书写的月朗风清楼匾,形容楼阁高耸入云。 宸藻章云汉,星楼接太虚 皇帝的御笔如同天上的银河一样绚烂,而那座星楼直通虚无。 千秋馀鸟迹,八体备麟书 千秋岁月中,只有鸟迹留下的痕迹,而八种字体的书籍已经完备。 赏逾金笥重,恩同玉历初 赏鉴的价值超过了珍贵的金箱,恩惠与皇家的年号相同,意指皇帝的赏赐非常丰厚。 虞薰时自至,汉璧夜长舒 虞舜的香薰自然飘散
送董太常得赐还上海 礼乐看方改,天人策并论。 趋朝重青秩,还第宠殊恩。 壮志终麟阁,幽期且鹿门。 花明内史宅,云拥奉常轩。 湖海知龙卧,岩廊想骏奔。 何年徵贾傅,此日送陈蕃。 献赋人同病,孤吟客自存。 徒怀与书籍,空忝问词源。 夜起银河迥,秋悲玉露繁。 图南如可料,应过董生园。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是一首赠别诗。首联两句写董太常归途之盛况;颔联两句写其荣任高位之荣耀;颈联两句写其归家之后受到厚待
``` 送罗少府归雩都二绝 一官何事独求归,应为迷途觉者稀。 此日王门裾不曳,漫将玉佩换荷衣。 注释与赏析: - “一官何事独求归”: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中的孤独与无奈的感慨。一个官员独自寻求归乡的原因可能是出于内心的疲惫或是对现状的不满,这种选择可能反映了他对于名利的厌倦,或是一种心灵的解脱。 - “应为迷途觉者稀”:这里的“迷途”可能指的是在官场中迷失方向的人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