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卜居静,山间开径遥。
人悬朱绂望,客至白云朝。
树色明沙岸,泉声下浦桥。
佩刀终有气,宝剑暗干霄。
藜杖聊空阔,松门任寂寥。
谁知仲举座,此日正相招。
嵣山图为张别驾
溪上卜居静,山间开径遥。
人悬朱绂望,客至白云朝。
树色明沙岸,泉声下浦桥。
佩刀终有气,宝剑暗干霄。
藜杖聊空阔,松门任寂寥。
谁知仲举座,此日正相招。
注释:
- 诗句翻译:
- 溪上卜居静,山间开径遥。
在溪边安静地居住,山间开辟了小路通向远处。
- 人悬朱绂望,客至白云朝。
人们悬挂着红色的官员服饰,期待客人的到来,如同清晨的云彩。
- 树色明沙岸,泉声下浦桥。
树木的颜色明亮照耀着沙滩,泉水的声音从桥下流淌。
- 佩刀终有气,宝剑暗干霄。
随身携带的刀剑都有一股气势,宝剑在黑暗中闪烁着光芒。
- 藜杖聊空阔,松门任寂寥。
用藜草编制的拐杖显得空旷,松门任由寂静笼罩。
- 谁知仲举座,此日正相招。
谁想到在这样的日子,我们正在一起相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的山水诗。诗中的主角是一位隐居山林的文人,他在溪边和山间过着宁静的生活,同时与来访的朋友们共度时光。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友人的热情好客。
首联“溪上卜居静,山间开径遥”描绘了他选择在溪边静谧之地定居,并在山间开辟了一条小路,远离尘嚣。颔联“人悬朱绂望,客至白云朝”则进一步描绘了他期待友人的到来,如同早晨的云彩一样令人神往。颈联“树色明沙岸,泉声下浦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尾联“佩刀终有气,宝剑暗干霄”则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简陋的环境,但内心依然充满力量和勇气,而“宝剑暗干霄”则暗示了自己志向高远,不满足于平凡的生活。最后两句“藜杖聊空阔,松门任寂寥”,则是对前文的总结,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理解和态度,即享受当下、保持内心的平静。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隐士的生活场景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