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何事独求归,应为迷途觉者稀。
此日王门裾不曳,漫将玉佩换荷衣。
”`
送罗少府归雩都二绝
一官何事独求归,应为迷途觉者稀。
此日王门裾不曳,漫将玉佩换荷衣。
注释与赏析:
- “一官何事独求归”: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中的孤独与无奈的感慨。一个官员独自寻求归乡的原因可能是出于内心的疲惫或是对现状的不满,这种选择可能反映了他对于名利的厌倦,或是一种心灵的解脱。
- “应为迷途觉者稀”:这里的“迷途”可能指的是在官场中迷失方向的人很少,而诗人可能是在感叹那些能够及时觉悟、选择离开的人来说,并不多见。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中真正有能力和智慧的人的稀缺性的认识。
- “此日王门裾不曳”:这一句描述了一种场景,即当官员决定离去时,他的官服被脱下,不再需要穿着那身代表着权力和地位的华丽服饰。这象征着他放弃了过去的身份和责任,准备开始新的生活。
- “漫将玉佩换荷衣”:诗人用“漫将玉佩换荷衣”来表达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淡泊和超然,以及对于简朴生活的喜爱。这里的“玉佩”可能象征着官员的身份和地位,而“荷衣”则代表了自然和朴素的生活。这种转变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于官场束缚的反抗。
创作背景:
林大春,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面对官场的种种腐败和黑暗,林大春深感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的无力。他的诗作往往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首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罗少府归乡的描述,林大春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林大春个人的思想情感,还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