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十载卧青丘,不学康浪去叩牛。
何意清朝重耆旧,翻然结绶上神州。
【注释】
- 青丘:山名,在今陕西宝鸡市。
- 不学康浪去叩牛:《论语·阳货》:“孔子曰:‘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注云:“谓博戏也。”后以“博游”指赌博之乐。
- 何意清朝重耆旧:意思是说为何到了明朝朝廷又重新重视起老臣子来。
- 翻然结绶上神州:意思是说忽然间重新佩戴起印绶(官服)而回到京城。
【赏析】此诗是一首咏史诗,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明王朝的不满和期望。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体现了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故人十载卧青丘,不学康浪去叩牛。
何意清朝重耆旧,翻然结绶上神州。
【注释】
远客乘秋至,秋亭四望开。 烟霞犹小隐,岁月此重来。 海内频书疏,山间独酒杯。 应思旧游处,几复问昭台。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远客乘秋至:“远客”指的是作者自称为远方来的客人,表达了诗人对萧氏园亭的向往和期待。“乘秋至”则描绘了秋天这个季节的到来,暗示了诗人此时正值旅途之中,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常常与离别或思念相关联。 2. 秋亭四望开:“秋亭”指的是在秋天开放的亭子
诗句释义与译文: 蒋诩开新径,丘园已自名。 青山来远近,碧海递微明。 月下亭初静,天高秋有声。 客来时一醉,谁是羊求生。 注释解释: 1. 蒋诩开新径,丘园已自名:蒋诩开辟了新的小路,这个小丘上的园林自然就出名了。 2. 青山来远近:远处的青山渐渐近了,仿佛就在眼前。 3. 碧海递微明:清澈的海水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深邃而美丽。 4. 月下亭初静:夜晚的月亮下,亭中的我静静地思考着什么。 5.
解析: 第一句:活水开明镜 - 关键词: “活水”和“明镜” - 注释和赏析: “活水”指的是活泼、流动的水,通常代表清新或生机勃勃。“明镜”则是形容像镜子一样清晰明亮,常用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质。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场景,水如同明亮的镜子一般清澈透明,反映出周围的环境。 第二句:寻源坐碧澜 - 关键词: “寻源”和“碧澜” - 注释和赏析: “寻源”意味着寻找水源
皓魄出江东,孤亭先映空。老翁歌拟扇,稚子学为弓。宝树参差发,瑶台远近同。悠然谢庄赋,萧瑟起秋风。 逐句释义与注释 1. 皓魄出江东:明亮的月光从东面洒下。 2. 孤亭先映空:孤单的亭子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是天空的一部分。 3. 老翁歌拟扇:年长的老人模仿扇子的形状和声音唱歌。 4. 稚子学为弓:小孩子模仿拉弓的动作,似乎正在尝试射箭。 5. 宝树参差发
【注释】 三槐:指汉末曹操的三个儿子曹丕、曹植和曹彰。“三公”是汉代最高官名,指司徒、司空、太尉。这里用典指代朝廷重臣。 修:茂盛。 先秋:早春时,农历七月。 兴移置堂宇:兴起而移入厅堂之中。 千载:一千年。 挹(yì):舀取,吸取。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诗中以“三槐”、“三公”自比,表达对朝廷权贵们的不满与鄙弃,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欲隐不能的愤懑心情。 首句“春事动经丘”
诗句如下: 春柳护春堤,春烟晓望西。 曲声风处断,飞絮雪来迷。 黄觉鸣莺入,白看振鹭低。 徵君东有宅,漉酒正堪携。 注释: 1. 春柳:春天的柳树 2. 护:保护 3. 春堤:春天里的小河堤岸 4. 春烟:春天的炊烟 5. 晓望西:早上望着西边 6. 曲声:音乐的声音 7. 风处断:风吹过的地方声音中断 8. 飞絮:柳絮飘落 9. 雪来迷:雪花飘落时使视线变得模糊 10. 黄觉:黄色的鸟鸣声
【注释】顾征君家园诗八首:顾征君,即顾野王,南朝陈诗人。家园:指顾野王的故居。八首:指《顾宅》八首诗。 惜阴轩:《晋书·顾恺之传》载:“恺之每食,恒保持有余,以赈饥贫;性俭吝。”又据《太平御览》卷二五引《顾氏谱》,“恺之有爱竹堂及忘忧馆,皆名其地,号为’顾氏园‘”。今人考证,此诗当作于南陈灭亡之际,时作者流寓金陵(今南京),故称“顾征君家园”或“顾野王家园”。 诗礼趋贤子:诗礼,即《诗经》
这首诗是顾徵君对家园的描写。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荣寿堂:这是主人的居所,以“荣寿”命名,寓意主人长寿、健康。 卜筑依清汉:选择这个地方建屋,是因为这里靠近清流(清汉即指长江)。清流代表着清澈、纯净,也象征着主人追求高洁的品质。 华堂拥翠微:华堂,华丽的屋子。翠微,山色青翠,这里比喻主人家的庭院美景。 北辰严倚阁:北辰,北极星,古代用来指引方向。倚阁,靠在阁楼上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种竹三为径,疏泉曲作池。 - “种竹三为径”:在三个地方种植竹子作为小道,象征园林的布局精致有序。 - “疏泉曲作池”:泉水从弯曲的地方流出,形成了一个小巧的水景池塘。 2. 山阴元胜集,河朔更吾师。 - “山阴元胜集”:指的是山阴地区(即今天的浙江绍兴)的名胜。 - “河朔更吾师”:这里的“河朔”泛指北方,表明诗人在这里受到了启发或影响。 3. 旋绕飞觞出,欢呼坐客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题赵氏墓图》。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组。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1. 真隐人何处,佳城此郁盘:这里指的是一个真正的隐士在哪里?他隐居的地方就像这美丽的山城一样,郁郁葱葱地环绕着。 2. 玉棺曾驻马,碧树总栖鸾:曾经有人骑着马停在这座坟墓前,鸟儿总是栖息在绿色的树木中。 3. 地引山灵合,天分海气寒:土地引来了山中的灵气,天空与大海之间也有着一种寒冷的气息
风林郁郁武皇州,勾漏岩岩葛令游。 此去三秋多碧树,应陪五马上丹丘。 注释:风林郁郁,形容郁郁葱葱的树林;武皇州,指武陵,即今湖南常德市一带地方;勾漏岩,在今贵州仁怀市西南;葛令游,指唐朝宰相李邕;三秋,指秋季三个月;碧树:青翠的树木;丹丘,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赏析:此诗是一首送别诗。首句“风林郁郁武皇州”写武皇州的景色,次句“勾漏岩岩葛令游”写诗人送别的对象
第一首: 汉家煮海贮边计,幕下推贤遣使来。 注释:汉家在海边设立储边之计(即屯田、屯兵),朝廷在幕府中推荐贤能的使者前来。 赏析:诗人通过“煮海”和“推贤”两字,形象地描绘出边疆屯田、屯兵的情景,以及朝廷在边境地区选拔人才的政策,展现出一幅边疆安宁、国泰民安的繁荣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重视边疆事务、选拔人才的赞美之情。 第二首: 使者风流自江左,故将民瘼报霜台。 注释:使者来自江南地区
山居漫兴四首 第一首: 疏池不凿暗通溪,径路萧萧乱草萋。 驱石驾虹君莫问,任它金谷与铜鞮。 - 疏池不凿暗通溪:疏池不经过刻意开挖就能与溪流相通,表现出一种自然、朴素的美。 - 径路萧萧乱草萋:小路上覆盖着茂密的野草,显得有些凌乱而杂乱。这里的“萧萧”和“萋”都是形容词,分别形容草的生长状态,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驱石驾虹君莫问:不要试图去驱使石头或驾驭彩虹,这些事物自有它们的存在方式
注释:三台,指中书省。孙弘,西汉人,曾任丞相、太尉,封侯。曲学,指刘向,字子政,汉赋家,著有《新序》、《说苑》等。平津,汉初的大臣,曾拜相国。这里以孙弘、刘向比喻丘司寇的出仕。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丘司寇出仕的感慨之情。他认为三台周历寻常事,数疏低回动紫宸。但丘司寇却笑孙弘归再出,空馀曲学拜平津。诗人认为,丘司寇出仕是寻常之事,他多次上奏疏,言辞曲折,但最终却没有被采纳。而孙弘则有所不同
【解析】 题干要求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本诗的注释应该包括:玉珂——指佩玉。烟萝——指仙境。看花得意男儿事,自古男儿事更多——这是诗人的自谦之词,意思是说自己有抱负,但苦于没有机会施展才能,只好在山林中隐居。 【答案】 山中话别吴生北上天路纷纷绕玉珂,多情犹自入烟萝。看花得意男儿事,自古男儿事更多。 赏析:
``` 送罗少府归雩都二绝 一官何事独求归,应为迷途觉者稀。 此日王门裾不曳,漫将玉佩换荷衣。 注释与赏析: - “一官何事独求归”: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中的孤独与无奈的感慨。一个官员独自寻求归乡的原因可能是出于内心的疲惫或是对现状的不满,这种选择可能反映了他对于名利的厌倦,或是一种心灵的解脱。 - “应为迷途觉者稀”:这里的“迷途”可能指的是在官场中迷失方向的人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