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春
别墅春深启寿筵,曾逢甲子度周天。 如今又喜添三岁,欲待桃开定几千。 注释:别墅春天已经很深了,开启了为郡丞初度庆祝的宴会,曾经度过甲子的岁月(六十四个年头)过完了一周的时间。现在又增添了三年,想要等到桃花开花时才能确定具体有多少岁了。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憧憬。首句“别墅春深启寿筵”描绘了一幅别墅内春意盎然的景象,同时为接下来的庆祝活动拉开了序幕
【注释】 清宵:深夜。壶山:今浙江绍兴。取道,经过。见访:被邀请来访问(作者)。因作:因此写诗赠别。四首:指本篇及三、四两首诗。 【赏析】 此为作者于绍兴任上时所作,寄怀友人张九成。 首联是回忆当年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颔联是说今日分别后,相见不如从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颈联是说岭外风烟,别有一番风味,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远行的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明快
【注释】 五云:传说中天上的五彩祥云。春树犹含冰雪颜:春天的树木,依然保持着冬日的寒意,像冰雪一样晶莹、洁白。定:一定、确定之意。秋山:秋天的山色。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描绘出一幅明丽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表现了对朋友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 首句“今朝相送五云间”是说今日送别之时,正逢天有五彩祥云,这在古代被认为是吉祥之兆。第二句“春树犹含冰雪颜”,是说春天的树木
注释:我万里归家只带回一件葛衣,请您不要轻视它。不是因为炎热的季节才送给您,而是想让您在凛冽的秋风中度过寒冷的季节。 赏析:此诗是诗人送别好友刘山人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首句“万里归来一绤单”意为“万里远游回来只有一件葛衣”。这里的“一绤”是指葛衣,是古代的一种衣物。诗人用“一绤”来表达自己的简朴和清贫。次句“凭君莫作等闲看”,意为“请您不要轻视这件葛衣”
【注释】 齐城:古称。西望接长安:指齐城西望是长安(今西安)。长安:古都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物色凄凉:景物荒凉凄清。大野寒:原意是大野的景致很冷清,这里借以形容荒凉凄清的景象。“物色”句:《汉书?司马相如传》记载,司马相如《上林赋》中曾写:“草木之落者离其枝,芳华之驰者委其叶。”又写:“兰槐丛蔚其可悦也,若夫青枫、紫椮则郁然婟茂,抽条奋羽,锐目鵕声,则劲往直睨,实叶茒楙而利剑矣
注释: 六月七日下起了大雨,就像泉水一样。千村万树都被雨笼罩,如同秋天的烟雾一样。青娥(美女)卧于静凉生阁,夜半时分开门,有人乘船过河。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夏日雨景的诗。全诗以“雨”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的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情。 首句“六月七日雨如泉”,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夏日雨景的壮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下来
《山东旅行即事四首·其四》原文:倾盆三月水连天,沃野全归乱草边。为问城齐仲山甫,可能一辟汶阳田。 此诗以黄河之水的汹涌澎湃和田野的荒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壮阔而凄凉的画面。诗中的倾盆三月指的是春雨连绵不断,三月如注,使得河水与大地相连。沃野指的是广袤无垠的田野,而乱草边则形容了田野被雨水冲刷后的景象。这种对比强烈的画面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力量无法控制的无奈感。
【注释】 北海:指北海郡。春回一骑过:春天到来,一匹马飞驰而过。一骑,单马。康浪水:指流经齐地的济水(今黄河)。白石歌:指《白石郎君歌》,乐府《相和歌辞》旧题。此诗是送别之作。王明府之齐二首:即《送王明府之齐二首》;二首,本篇为第二首,第一首已失传。明府:汉代称太守、刺史为“明府”,这里泛称地方长官。齐:古国名,战国时为齐国之地,后属宋、齐、楚三国所分封。二首:指这首诗的第二首。 【赏析】
注释:山阴姚生经过潮汐来拜访我,请让我为他写一篇书序。 曲水兰亭环绕碧云,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在远方分出。 过去在这里游玩的日子,如今已经变成了梦境,好为殷勤地感谢右军将军。 赏析:此诗作于诗人任潮州刺史期间。诗人通过描绘曲水流觞、茂林修竹等景物,表达了对友人来访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注释: 长风浩渺,吹过平芜原野,齐城自古以来就有霸业的传说。你离去时,不妨到淄水边上看看,那里的行人还在祭拜管仲。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为王明府(王公任)送行所作之诗。王明府赴齐州(今山东济南)任职,李白写此诗为他送行。首联点出王明府赴任齐州,用“长风”烘托气氛;颔联借用典故,赞扬王明府政绩卓著,有管仲辅佐齐国的功业。颈联写当地百姓对王明府的崇敬之情。尾联祝愿王明府在齐州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