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携琴到海滨,与君云是结交亲。
公然不寄一行字,何况扁舟访故人。
【注释】
有:通“又”。君:对对方的尊称,这里指诗人的朋友。扁舟:小船,这里指友人的船。
【赏析】
这是一首托人捎信的诗。首句写客人到海滨去弹琴,第二句是说与友人结交,第三句写不寄书信,第四句写友人来访。全诗以“云是”为起语,“何况”为收尾,一唱三叹,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译文:
有位客人拿着琴来到海边弹琴,与你结下深厚的友谊,
你公然不寄给我一封信,何况乘着小舟来拜访老朋友?
有客携琴到海滨,与君云是结交亲。
公然不寄一行字,何况扁舟访故人。
【注释】
有:通“又”。君:对对方的尊称,这里指诗人的朋友。扁舟:小船,这里指友人的船。
【赏析】
这是一首托人捎信的诗。首句写客人到海滨去弹琴,第二句是说与友人结交,第三句写不寄书信,第四句写友人来访。全诗以“云是”为起语,“何况”为收尾,一唱三叹,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译文:
有位客人拿着琴来到海边弹琴,与你结下深厚的友谊,
你公然不寄给我一封信,何况乘着小舟来拜访老朋友?
远客乘秋至,秋亭四望开。 烟霞犹小隐,岁月此重来。 海内频书疏,山间独酒杯。 应思旧游处,几复问昭台。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远客乘秋至:“远客”指的是作者自称为远方来的客人,表达了诗人对萧氏园亭的向往和期待。“乘秋至”则描绘了秋天这个季节的到来,暗示了诗人此时正值旅途之中,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常常与离别或思念相关联。 2. 秋亭四望开:“秋亭”指的是在秋天开放的亭子
诗句释义与译文: 蒋诩开新径,丘园已自名。 青山来远近,碧海递微明。 月下亭初静,天高秋有声。 客来时一醉,谁是羊求生。 注释解释: 1. 蒋诩开新径,丘园已自名:蒋诩开辟了新的小路,这个小丘上的园林自然就出名了。 2. 青山来远近:远处的青山渐渐近了,仿佛就在眼前。 3. 碧海递微明:清澈的海水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深邃而美丽。 4. 月下亭初静:夜晚的月亮下,亭中的我静静地思考着什么。 5.
解析: 第一句:活水开明镜 - 关键词: “活水”和“明镜” - 注释和赏析: “活水”指的是活泼、流动的水,通常代表清新或生机勃勃。“明镜”则是形容像镜子一样清晰明亮,常用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本质。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活泼的场景,水如同明亮的镜子一般清澈透明,反映出周围的环境。 第二句:寻源坐碧澜 - 关键词: “寻源”和“碧澜” - 注释和赏析: “寻源”意味着寻找水源
皓魄出江东,孤亭先映空。老翁歌拟扇,稚子学为弓。宝树参差发,瑶台远近同。悠然谢庄赋,萧瑟起秋风。 逐句释义与注释 1. 皓魄出江东:明亮的月光从东面洒下。 2. 孤亭先映空:孤单的亭子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是天空的一部分。 3. 老翁歌拟扇:年长的老人模仿扇子的形状和声音唱歌。 4. 稚子学为弓:小孩子模仿拉弓的动作,似乎正在尝试射箭。 5. 宝树参差发
【注释】 三槐:指汉末曹操的三个儿子曹丕、曹植和曹彰。“三公”是汉代最高官名,指司徒、司空、太尉。这里用典指代朝廷重臣。 修:茂盛。 先秋:早春时,农历七月。 兴移置堂宇:兴起而移入厅堂之中。 千载:一千年。 挹(yì):舀取,吸取。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诗中以“三槐”、“三公”自比,表达对朝廷权贵们的不满与鄙弃,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欲隐不能的愤懑心情。 首句“春事动经丘”
诗句如下: 春柳护春堤,春烟晓望西。 曲声风处断,飞絮雪来迷。 黄觉鸣莺入,白看振鹭低。 徵君东有宅,漉酒正堪携。 注释: 1. 春柳:春天的柳树 2. 护:保护 3. 春堤:春天里的小河堤岸 4. 春烟:春天的炊烟 5. 晓望西:早上望着西边 6. 曲声:音乐的声音 7. 风处断:风吹过的地方声音中断 8. 飞絮:柳絮飘落 9. 雪来迷:雪花飘落时使视线变得模糊 10. 黄觉:黄色的鸟鸣声
【注释】顾征君家园诗八首:顾征君,即顾野王,南朝陈诗人。家园:指顾野王的故居。八首:指《顾宅》八首诗。 惜阴轩:《晋书·顾恺之传》载:“恺之每食,恒保持有余,以赈饥贫;性俭吝。”又据《太平御览》卷二五引《顾氏谱》,“恺之有爱竹堂及忘忧馆,皆名其地,号为’顾氏园‘”。今人考证,此诗当作于南陈灭亡之际,时作者流寓金陵(今南京),故称“顾征君家园”或“顾野王家园”。 诗礼趋贤子:诗礼,即《诗经》
这首诗是顾徵君对家园的描写。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荣寿堂:这是主人的居所,以“荣寿”命名,寓意主人长寿、健康。 卜筑依清汉:选择这个地方建屋,是因为这里靠近清流(清汉即指长江)。清流代表着清澈、纯净,也象征着主人追求高洁的品质。 华堂拥翠微:华堂,华丽的屋子。翠微,山色青翠,这里比喻主人家的庭院美景。 北辰严倚阁:北辰,北极星,古代用来指引方向。倚阁,靠在阁楼上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种竹三为径,疏泉曲作池。 - “种竹三为径”:在三个地方种植竹子作为小道,象征园林的布局精致有序。 - “疏泉曲作池”:泉水从弯曲的地方流出,形成了一个小巧的水景池塘。 2. 山阴元胜集,河朔更吾师。 - “山阴元胜集”:指的是山阴地区(即今天的浙江绍兴)的名胜。 - “河朔更吾师”:这里的“河朔”泛指北方,表明诗人在这里受到了启发或影响。 3. 旋绕飞觞出,欢呼坐客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题赵氏墓图》。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组。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1. 真隐人何处,佳城此郁盘:这里指的是一个真正的隐士在哪里?他隐居的地方就像这美丽的山城一样,郁郁葱葱地环绕着。 2. 玉棺曾驻马,碧树总栖鸾:曾经有人骑着马停在这座坟墓前,鸟儿总是栖息在绿色的树木中。 3. 地引山灵合,天分海气寒:土地引来了山中的灵气,天空与大海之间也有着一种寒冷的气息
诗句:海上方壶一剑劖,闲中日月自题缄。 译文:在遥远的海上,有一座高耸的山峰,山上有一把锋利的剑,这就是传说中的方壶山。在这山中,我找到了一片宁静的地方,我可以在这里放松自己,与世无争。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方壶山中的所见所感。"海上方壶一剑劖"描绘了山峰的雄伟和剑的锋利。"闲中日月自题缄"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和追求
【注释】 清宵:深夜。壶山:今浙江绍兴。取道,经过。见访:被邀请来访问(作者)。因作:因此写诗赠别。四首:指本篇及三、四两首诗。 【赏析】 此为作者于绍兴任上时所作,寄怀友人张九成。 首联是回忆当年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颔联是说今日分别后,相见不如从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颈联是说岭外风烟,别有一番风味,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远行的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明快
【注释】 ①戴使君:诗人的朋友,姓戴,名某。归:归来,回到壶山。②禹穴:传说是大禹治水时凿成的山崖穴,即禹山。③燕山:指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蓟(今北京)。④沧洲:即沧海。⑤罗浮:在江西南康县东,因山多罗木而得名。⑩“秋来”句:意谓秋天来了我乘兴来到这美丽的海滨。 【赏析】 这首诗是写友人戴使君从广州回来经过壶山,诗人前往拜访,并写了一首七绝赠别之作。首句写壶山之奇。第二句写汉水与燕山的雄伟
注释: 送人之梧州:送你去到梧州。 曾随幕府典兵符,郡国犹藏汉版图:曾经随从幕府主管军务、掌管兵符的官职,但郡国的地图上仍然保存着汉朝版图。 此去若过泷水上,逢人应说旧苍梧:这次离去如果经过泷水(今广东连南县),遇到的人应该说起以前那个叫做“苍梧”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后前途的关切和祝愿。首句写自己随幕府掌兵符,而郡国图仍存汉版图,暗示国家统一,江山依旧
诗句解析及译文: 曾衔丹诏下江城 - 曾衔丹诏:曾经接到皇帝的诏书,这里的“丹”指的是红色的诏书。 - 下江城:被皇帝的诏书派遣到江城。 译文:我接到了来自皇帝的红色诏书,被派遣去了江城。 再接音书太古情 - 再接音书:再次收到书信,指收到徐贡元的来信。 - 太古情:表达了对过去历史情景的回忆或怀旧之情。 译文:我再次收到了徐贡元的来信,怀念着我们过去的古老情感。 闻道贤良今得荐
注释: 海阳:地名,在山东省。余生:即我。求书:请求写诗。冯明府:指冯兴学,当时海阳的太守。兴学:提倡教育。碑过予:路过给我写了碑文。因为二首赠之:因为我写了两首诗来赠给他。 翻译: 海阳这个地方的余生先生,是最早开发土地的;两个年轻人都没有发家(没有发财),笑孙通。 你这次离开,为什么要去?应该是为贤侯化育(教化、培养人才)的功绩。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对冯兴学的离去感到十分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