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春
【注释】 六月三日:指六月初三日。 别墅依林泉:别墅傍山临水,景色幽静。 薄言避喧燠:轻车简从,避开了喧嚣烦热。 入门多南风:进入门来时,迎面吹来的大多是南风。 奇花间修竹:各种奇美的花卉之间夹杂着修长的竹子。 坐久神气清:坐下来久了,神清气爽。 胸怀了无俗:胸怀里没有尘世的烦恼。 烹茶焚柏香:煮茶时烧柏枝,发出柏木香气。 馀烟淡苍玉:余烟飘散,如淡淡的苍玉色。 蝉琴间迭奏
【注释】沉沦:沦落,困顿。淳朴:质朴、淳厚。操持:操守,节操。方:当。 【赏析】这首诗是赠给何广文的。何广文,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首联说诗人自己遭遇不幸,生活困苦,但内心却像古代贤人一样,不因外界的变故而改变其志向和操守。 颔联说何广文依然保持着他的高尚品德,操守耿直,不渝不变。这里表达了对朋友的赞赏和敬佩之情。 颈联说自己在千里之外苦苦寻找志同道合的友人,希望能够共同奋斗、共度难关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炎热的夏日中,独自在林下避暑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动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1.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晓出冠盖废逢迎,群书恣幽暇。”:早晨出行,冠盖(指官员的帽子和车盖)都废弃不用,因为可以尽情地阅读书籍,享受宁静的时光。 - “长日苦炎热,还应待凉夜。”:漫长的白天里,酷热难耐,因此期盼凉爽的夜晚能带来片刻的清凉。 - “云胡太郁蒸
稍辞尚书省执热伏舍中李郎中书来问云有遇曰槐花饮可便欣然呼童子向傍舍采之盈掬而归连饮数次不觉成篇 译文:在尚书省稍作逗留,避开炎热的暑气。李郎中书信来访,询问是否有所遇,说有遇槐花可以饮用,我随即高兴地呼唤童子到旁边的房间采摘,满载而归,连续喝了几杯,不知不觉地写成了这首诗。 注释:尚书省(shǐ yuàn shěng):官署名,为历代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之一。稍:停留。执:受。伏舍中:在官府内居住
灼灼池中莲,花明摘其实。 婉彼班生女,投机嗣史笔。 谁云乌获身,不胜雏一匹。 所思既匪彝,承家故无术。 借曰犹未知,业非六与七。 况复厌膏粱,行当树榛栗。 如之何勿思,甘为辕下物。 【注释】 灼灼:光彩夺目的样子。 池中莲:比喻女子。 班生女:指班婕妤。 投机:投合。 孰(shú)云:谁说。 乌获:传说中楚国勇士大力之士,以力大闻名。 匪(fēi):不是。 承家:继承家业。 借曰:假设说。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重要信息点的提取和分析。此诗是苏轼写给他侄子苏迈的,勉励他不要懈怠,要奋发进取。 “眉山苏老泉”,指苏轼。“廿七始”指苏东坡27岁开始发奋读书。“晚得孟子书”:苏东坡在晚年得到孟子(孟轲)的书。“疑义心与折”,意思是读后感到困惑,内心不能平静。“一朝振文名”:一夜之间名声震动了四方。“名公亟称绝”
逐句释义与赏析: 1. 北风吹南海,海日黯不开。 - 注释: 北风(寒冷的风),南海(大海),日黯开(太阳昏暗,无法升起)。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一幅北风凛冽、海天相接的景象,象征着环境的严峻和挑战的艰难。 2. 因风缅伊人,悽然伤我怀。 - 注释: 因风(随风而来),缅(思念),伊人(指远方的人,即梁公实)。悽然(悲伤的样子),伤我怀(触动我的心怀)。 - 赏析:
【注释】 梁公,指唐朝名相姚崇。三首,这里指《哭梁公实》的三首绝句。林,树林。拂,掠过。九关难可留,鸟兮盍来归,意谓:你何不回到我的身边来?饮啄各有时,时久悲已衰,常恐失群侣,俯仰愿多违。 【赏析】 姚崇是唐睿宗时期的宰相,他任人唯贤,不拘一格,深得人心。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传奇色彩和悲剧性的。这首诗是诗人在姚崇死后作诗哀悼的,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众鸟趋林鸣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赠刘山人蔬具为供宾费时山人适招洪广文别”一句交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问道广文招”,是说向广文求诗,广文答应并召见。“此物聊当肉”一句,意思是:这些东西只能算作一点荤菜,聊以充饥吧!“昨宵当座谈”,昨夜我们畅谈,你我共饮。“讵敢然诺宿”,怎么敢在夜里饮酒呢?“况复邻家子,伏雌方在掬”。况且隔壁邻居家的女子还在偷偷地织布呢!“墙头遇酒尊,新秋酝已熟
【注释】 鲁连:战国时齐人,以高义著称。长揖千金赀:鲁连曾为海上漂客提供资助。鲍焦:战国时隐者,后饿死于山中。立抱枯木枝:见《列子•黄帝》“老莱子耕于蒙山之阳,而梁庄子往见之”。中行:春秋晋人。如子:即仲尼,孔子字也。乘轩:指做官。录录:形容行为不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的劝慰之作。诗的前四句写鲁连,后四句写孔子。鲁连与孔子都是古代的高风亮节之人。鲁连爱其高节,长揖千金;孔子亦愤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