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奎
寄于清叔 金陵隐者天下士,六十为文健且奇。 诸父不谙麋鹿俗,令郎俱有凤凰仪。 长干桥上闲沽酒,玄武湖阴醉赋诗。 书史满床琴在匣,秋来相对鬓如丝。 注释: 1. 金陵:今南京市,古称金陵,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足迹。 2. 天下士:指天下杰出的人才。 3. 六十:指诗人六十岁。文健且奇:形容他的文采出众,才华横溢。 4. 诸父:指的是家中的其他长辈。不谙麋鹿俗:不懂麋鹿的习性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寄给他的一首诗的回应。 译文: 在孔庙做官的事情让我感到欣慰,我想起了那些鸣凤般高飞的贤士。 早晨我们骑着玉马一起前往朝堂,晚上则分着烛光讨论诗歌。 王气从钟山再次涌出,文星永远围绕着石城旋转。 知道他们退朝后悠闲自在地处理政务,红药盛开在台阶上,晨露沾湿了枝头。 注释: 1. 宣圣诸孙君最逸:宣圣指的是孔子,他的子孙被称为“圣人”或“贤人”
【注释】 万户:指万户侯,封地一万户。紫绶荣:紫色绶带的荣誉。吴楚故都:指古吴楚地区的旧都。武文并:指文武双全的将帅。五花习射:指擅长射箭的将领。宛西马:指善于骑马的将领。细柳连屯:指驻守在长安城北的营垒。闽海百蛮:指闽、粤一带未归附于中央的少数民族。从征:参加征战。 【赏析】 此诗写唐玄宗对东南地区的军事部署和东南各族人民对唐王朝的忠心,表达了诗人对东南地区安定的愿望。全篇气势雄浑,意境高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从形象、语言等方面来分析。 ①城上乌啼梦已残,桂花零落露漙漙。 城头上乌鸦悲啼,梦中醒来,秋色已深;桂树落叶沾露水,一片凄凉。 ②玉绳低映千门晓,银汉斜连一水寒。 清晨玉绳的光辉映照着千家门户,银河斜照连着一江碧水,一片寒冷。 ③我为久贫常露趾
【注释】 寄江朝宗照磨:寄,托付;照磨,磨勘。指为江朝宗的官衔。江朝宗是诗人的朋友。 丞相府中曾试掾:丞相府,汉时丞相府属官有令史、掾吏等。 郎官年少独怜君:郎官(郎中),汉代皇帝侍卫的官吏。“怜”,爱惜。 彤庭退食联镳出:彤庭,指朝廷。退食,古代官员退朝后在门外用餐。联镳,并驾而行。 金锁开门待漏闻:金门,指宫廷的门。漏刻,古代计时器,滴水记时。 经学旧精商鲁颂,檄书全拟汉唐文:旧精,精通
【注释】 ①窦融:东汉开国大臣,汉光武帝刘秀时封西河郡侯,曾与光武同甘共苦。公元32年,刘秀封他为安丰侯。公元41年,刘秀封他为列侯,赐爵关内侯,食邑万户。②陆贾:西汉初年著名辩士。③王都回省事:王都是汉代的地名,这里指王都尉,即王都尉。④“图书”二句:洛中(洛阳)的图书文物被护送归还故土。⑤“龙虎”二句:龙虎是古代传说中的神物,这里喻指地方长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王都尉的诗。
解析与赏析 1. 诗句释义 - 君归乡国我淹留: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切情感,同时暗示了因故不能随吴师程一同返回故乡的无奈。 - 宝剑长歌不尽愁:宝剑象征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自由的渴望,长歌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自由的向往。 - 此日高城寻第宅:此句描绘了诗人在高高的城墙下寻找自己的住宅的情景,反映了他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和对家的思念。 - 故家乔木在林丘:故家指曾经居住过的家园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含义。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及注释: 1. 凤凰台前江水寒,明月出在青云端。 - 凤凰台: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凤凰栖息的地方。 - 江水寒:描绘了江水的寒冷,暗示着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感慨。 - 明月出在青云端:形容月亮高挂在天空中,与云朵相映成趣。 2. 词臣草檄醉骑马,商女弹筝惊舞鸾。 - 词臣:指文人官员或诗人。 - 草檄:起草檄文,即书写檄文。 -
游三门山 苍山夹水洞阴阴,溪上人家竹十寻。 田土未饶盘谷好,云霞全似鹿门深。 半檐松月斜连榻,万壑风泉响出林。 我亦乘舟追李白,故人幽赏在鸣琴。 【注释】 苍山:青绿色的群山。 三门山:在今湖北秭归东南。 苍山夹水:指三门山的周围被青山环绕着。 溪上人家:指山脚下人家居住的地方。 竹十寻:指竹子高到十丈的样子。 田土未饶盘谷好:指山下的土地不够肥沃。 云霞全似鹿门深
【解析】 本诗是一首写山居生活的田园诗。作者在游历三门山后,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首联描写了山中景色的幽美。“盖”字写出了山屋的简陋,“石为门”说明这是一座石门关,也暗示出山中的清静。颔联描写了山中物产丰富。“收芋栗”点出了所种之物,“豆花”则写出了所种之地,“散鸡豚”则写出了所养之禽。颈联描写了山中人的生活。云深易就渔樵隐,山远全忘市井喧,两句写出了山中人的生活特点,突出了山居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