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子弟义为兵,万户新承紫绶荣。
吴楚故都形胜在,春秋国士武文并。
五花习射宛西马,细柳连屯霸上营。
闽海百蛮犹未服,几时整旅又从征。
【注释】
万户:指万户侯,封地一万户。紫绶荣:紫色绶带的荣誉。吴楚故都:指古吴楚地区的旧都。武文并:指文武双全的将帅。五花习射:指擅长射箭的将领。宛西马:指善于骑马的将领。细柳连屯:指驻守在长安城北的营垒。闽海百蛮:指闽、粤一带未归附于中央的少数民族。从征:参加征战。
【赏析】
此诗写唐玄宗对东南地区的军事部署和东南各族人民对唐王朝的忠心,表达了诗人对东南地区安定的愿望。全篇气势雄浑,意境高远,是一首反映边疆形势和民族团结的佳作。
第一句点明主题:“江东子弟义为兵”,这是唐玄宗为了巩固边防而采取的一项措施,他以江南子弟充任“羽林”禁军,使他们成为守卫边疆的武装力量。第二句进一步写这一措施的具体内容:“万户新承紫绶荣”。这里用典。紫绶是公侯之服,“紫绶荣”即指受封的公侯,也是指被封的功臣或将领。第三句写江南一带的战略地位和军事形势:“吴楚故都形胜在”,吴楚故都是东南一带的政治中心。第四句写东南地区的军事实力,“春秋国士武”,春秋时代的著名军事家孙武、伍子胥等就是杰出的武人,他们文武双全,为国立功,所以称他们为“国士”,也称为“将军”。第五至六句写唐王朝在江南地区建立强大的军队和边防,“五花习射宛西马”,宛西马指的是善于骑术的将领。“细柳连屯霸上营”,指驻守长安城北的精锐部队。最后两句写东南地区各族人民与唐王朝的关系:“闽海百蛮犹未服,几时整旅又从征?”这里说闽海一带的少数民族还没有归顺于唐王朝,什么时候才能整顿军队,再次出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