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纯
送别远卿到滇藩 不辞小草向承明,从臾多君过渭城。 渭树江云怜日莫,忍看万里又西行。 注释: - 不辞小草向承明,从臾多君过渭城:意谓我虽微贱如野草,也要随你一起前往,因为你要经过渭城(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 - 渭树江云怜日莫:渭水边树木和江上风云都怜悯太阳落山了,不忍再见你离去。 - 忍看万里又西行:不忍心看着你万里之外还要向西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作
【注释】 题:写 铜雀台:建安时曹操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临漳县城西北。 漠漠:迷迷蒙蒙。 幽思:深微难测的心思。 裁:删减。 流:指流水。 尘眼:眼中尘垢。 只影哀:形容自己的形象孤单悲凉。 赏析: 《题铜雀台有感效陆放翁沈园之作》,是一首咏史抒怀诗。此诗首句“漠漠烟笼铜雀台”,起笔突兀,气势不凡,使人耳目一新。次句“几年幽思若为裁”,言自己因铜雀台而引起深沉的感慨,不知何以排遣。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全诗大意,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加以分析。 浮光:形容水面上波光闪烁的样子;八咏:指《洛神赋》、《洛神赋图》和曹植的《洛神赋》,都是描写洛神之美的诗歌;戈山:山名,位于今河南洛阳市西。参军:指曹操;玩世者:指看透了世事的人。醉德不醉名,意为只追求道德而不追逐名誉。天地馀抔土,古今诵达生,意思是说在天地之间只有那么一抔泥土
诗句原文: 山灵亦为妇人哀,半路能令追骑回。 何似愚公长障塞,免教骸骨尽成灰。 注释解释: - 山灵:指山脉的神灵或者自然景观。 - 妇人哀:形容山神对女性的同情与怜悯。 - 追骑回:使追赶的人被迫撤回。 - 愚公:故事中的人物名,代表坚持与毅力的象征。 - 长障塞:持续不断地阻挡障碍。 - 骸骨尽成灰:比喻全部化为尘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山神对人类苦难的同情以及对坚持正义和毅力的赞美
【注释】 极目:远望。望:看。温岭温泉:位于浙江温州,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天然温泉。 分:分开的意思。老僧:指一位僧人。笑指:微笑着指点。东头岭:指温岭温泉所在的东面山岭。原是:原来就是。温名本属君:温岭的名字原本是属于你的。 【赏析】 《望温岭温泉》一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此诗首句写登山望见山景,次句写登高望见山中白云,三句写登上山顶,四句写老僧指点地名,最后一句是作者的感慨
【注释】 浮光八咏:指晋代张华作《博物志》,记载了汉代的《神异篇》。 萧王古霸台:指汉高祖刘邦的霸陵,位于今陕西西安西北。霸陵原为汉高帝刘邦之陵墓,后因盗掘而遭破坏。 野旷望何极:意思是空旷的原野看不到尽头。何极,尽。 月夜楚歌寒:指在月明之夜听到楚国的歌谣感到寒冷,比喻处境凄凉悲凉,也指怀念旧日的朋友。 草木无颜色:形容环境荒凉,没有生气。 【赏析】 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
浮光八咏戈山,这是诗人在戈山(今浙江绍兴)时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大意是:在戈山的八咏亭边,我看到了荧碧小龙湫的美丽景色。那清澈的水流中,弥漫着郁葱的山气,令人心旷神怡。在这美丽的景致中,我找到了一个能洗涤心灵的人,与他一饮而尽,就能感受到那份清新的味道。 译文: 浮光八咏戈山, 荧碧小龙湫。 郁葱腾佳气, 独有洗心人, 一歃知清味。 注释: 浮光八咏戈山:浮光,指水面上的波光;八咏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乾封二年(667)秋作于洛阳。当时,诗人正在参加科举考试,因事出京,路过洛阳,故有《浮光八咏戈山》一诗。“风俗存三户”,指唐高宗永徽三年(652),雍州扶风县的三个姓刘的人家,因为躲避战乱,隐居山林,后被朝廷招安。后来,这三个人家繁衍成三族,成为当地的望族。“雩禜寄五龙”,指的是唐高宗永徽三年(652),雍州扶风县的五个姓刘的豪门家族,因为逃避战乱,隐居山林,后来被朝廷招安
【注释】 紫岩:山名,在浙江省江山市。 望中兼:眺望之中,即温岭温泉。 二名偶合相传久:温泉和紫岩的地名相合,人们一直传颂着这个传说。 添我:增加我的意思。 何妨:怎么妨害。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写的《游山西村》中的一首。此诗以记事为线索展开,首联写诗人到访紫岩山并在此品茗赏景;颔联点明“紫岩”和“温岭温泉”地名的奇缘,表达了对这一奇闻的赞叹
注释:整天奔波忙碌,半天闲暇无事,我羞于用世俗的眼光看待眼前的青山。山头好像有间云彩缭绕的屋子,我想要向山神借半间。 赏析:诗人以“郊望”为题,描绘出一幅宁静、闲适的画面。诗人整天忙碌奔波,只有半天闲暇无事,他不愿意用世俗的眼光看待眼前这青翠而美丽的青山。他看到山头上好像有间云彩缭绕的屋子,想要向山神借半间。诗人在繁忙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