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纯
静业禅林 宝地尘踪结侣过,青莲白马定如何。 开门忽见池中月,说到圆空语亦多。 注释: 1. 宝地尘踪结侣过:这里“宝地”指的是禅宗的修行之地,“尘踪结侣”是指人们在这里结伴修行。 2. 青莲白马:佛教中的吉祥物,青莲代表纯洁,白马代表智慧和力量。 3. 开门忽见池中月:指在寺庙的大门前看到月亮从池塘中升起的景象。 4. 说到圆空语亦多:这里“圆空”指的是佛教中的“圆融无碍”,即万物皆为一体
【释义】: 静业禅林,即静业寺。说法珠林,指佛经。月华,即月光。蒲团小坐即为家,指在寺庙中打坐修行。池边剩有莲千朵,指池塘中莲花盛开,与当年在火里烧的莲花相比,更加美丽动人。 【译文】: 静业寺内佛教讲学的地方,是满目琳琅的佛经,佛经旁边是皎洁的月光,我在这里坐禅诵经,心无旁骛。静业寺内还有一个池塘,里面生长着上千朵莲花,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耀眼,仿佛当年在火中的莲花一样,美丽而动人。
【注】 说经台:即“石壁说经台”,在今陕西华阴县东五里。子成,李白号。订峨山之游:《后汉书·郭玉传》载,郭玉为太山太守,有道术,能召雨。时逢大旱,他上奏请雨,未被采纳,遂隐居于峨山上。 【译】 说经台上你告别了我,并约定一起游峨山。 游罢终南山兴犹未尽,怜惜你独住远离公馆。 与你的约定要遵守承诺,恐怕惹来山神耻笑我匆忙。 【赏析】 此诗是李白在长安与友人诀别后到华阴游览终南山而作的诗
【注释】 ①庭:庭院。 ②奇石:奇异的石头。 ③维益:人名,此处指诗人自己。 ④汝修:人名,此处指诗人的朋友。 ⑤弘甫:人名,此处指诗人的朋友。 ⑥欣然:喜悦地。 ⑦禅僧:修行的人。 【赏析】 《移石》是唐代诗人张维和、李汝修及友人弘甫的作品。诗中以移置庭院中的四块奇石为题,抒发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之情,表现了他们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首句“我有五亩园”写诗人在庭院中拥有一亩大的园林
诗句释义及赏析 西风袅袅怅离情,千里关山月独明。 - 西风袅袅:形容秋风轻柔、缓慢,如同低语般地吹拂。 - 怅离情:表达作者对离别之情的深深怀念和哀愁。 - 千里关山月:指遥远的地方,关山指的是边远的高山,月亮则代表思乡之情。 - 月独明:强调在这样孤独的时刻,月光显得格外明亮,更加凸显了离愁。 若到游岩栖隐处,当年泉石与谁盟。 - 游岩栖隐处:描述一个幽静的隐居之地
注释 花底:即酒樽之下,比喻花丛之中。青樽,指酒杯。尔,你。蓟北:古郡名,今属河北,是当时边防重地。河西务,地名。 不堪:不能忍受,不忍分离。邸,官舍,这里指左金部夏伯的官舍。分袂,分别的意思。骊歌月影低:骊山在陕西临潼东南,骊峰上有温泉,相传秦始皇曾在此沐浴。骊歌,秦时宫乐也。后用以泛称边地军乐。月影低,指月亮西斜,照见骊山的影子。 赏析 《送左金部夏伯之河西务》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
遁园观物堂成 终南为案华为屏,云满疏林鹤满汀。 物外不嫌出郭近,劫来似是醉人醒。 注释:终南山下建观亭,华山作为屏风,云雾弥漫在树林里,鹤飞在江水边。置身物外,不觉得出城很近了,世事如梦,恍若醉酒一般。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诗人新近完成的观物堂,以终南山为案、华山为屏,云雾满林,鹤栖汀洲,物外之景令人心旷神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脱和无奈
送别远卿到滇藩 不辞小草向承明,从臾多君过渭城。 渭树江云怜日莫,忍看万里又西行。 注释: - 不辞小草向承明,从臾多君过渭城:意谓我虽微贱如野草,也要随你一起前往,因为你要经过渭城(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 - 渭树江云怜日莫:渭水边树木和江上风云都怜悯太阳落山了,不忍再见你离去。 - 忍看万里又西行:不忍心看着你万里之外还要向西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作
注释: - 万里风烟六诏生:形容边疆辽阔,自然风光壮美。 - 壮游莫听鹧鸪声:意为在壮阔的旅途中,不要被鹧鸪的叫声所干扰。 - 薇垣紫:指皇宫的紫色围墙,薇垣是古代对皇宫的称呼。 - 彩笔还看赋远征:意为用五彩的笔为远征的将士写诗。 译文: 送你到远方的云南藩地, 那里有万里的风烟和六诏生的美丽景色。 在这段壮美的旅途中,不要被鹧鸪的叫声所打扰, 你将看到皇宫的紫色围墙,并为你写诗。 赏析:
【注释】 ①幽燕:指幽州、幽陵一带,今北京一带。 ②白日看云:形容天气晴朗,太阳高照。 ③欲醉浊醪:欲以浊酒解愁。 ④尊前:指酒杯旁边。 【赏析】 《忆弟》是唐代诗人李频的一首诗。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思念之情。首句写自己几年来在幽燕一带作客,白日看云学杜眠;次句说想用一杯浊酒来解除旅途的烦恼,又遇上了一只飞过的大雁;末句说自己想喝浊酒解愁却又遇上了一群飞过的雁。全诗语言通俗平实,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