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堪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和语言风格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全诗理解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此诗前两句写萱草之萎落,后两句写诗人对小儿女的怀念与关切,表达了诗人思念小儿女的深切感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状况。 诗歌首句开门见山
注释: 孟仲良:作者的朋友。 席帽羸骖(léi cān):指骑着劣马,戴着席帽,形容诗人旅途劳顿、衣衫不整的狼狈样子。 霸桥东:霸陵桥的东边,霸陵,即长安东边的霸水,汉文帝曾在这里驾崩。 几时却向长安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长安。 踏软红:踩着软绵绵的红色地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赏画中人物后所作咏史诗。诗的前两句描绘出画中人物形象,后两句则是对画中人物生活状态的想象和向往
【注释】 参差:参差不齐,错落有致。珊瑚、翡翠:均为名贵的鸟羽与珠宝。海树:指海中的树木。窈袅:幽雅。閟閤(bi hé):深闭的内室。榻鹅群:指王羲之书法,其笔势如行云流水,飘逸多姿。 【赏析】 此诗为题倪瓒山水画之作,以赞美其画艺。全诗用比兴手法,先写画中景物,再抒发观画之感。 前两句“参差海树珊瑚立,窈窕风篁翡翠分”描写画中所绘的景致。珊瑚和翡翠都是珍贵之物,这里借指绘画中瑰丽多彩的画面
【注释】 王明仲:王世贞字世贞,号太史。明末清初文学家。倪云林:倪瓒,元代画家。 东游久不见 —— 说“东游”,是说他在浙江一带游览。 落日秋风海树寒 —— 落日、秋风、海树,都是秋天的景色。海树,指海边的柳树。 一个草堂偏窅窕 —— 草堂,指作者的书房。窅窕,形容高深的样子。 王猷于我忆盘桓 —— 王猷,即王凝之,晋朝人,喜欢游山玩水。盘桓,徘徊留恋。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全诗四句
注释: 何处琼琚歌舞台,重重金碧向江开。 杖藜渔艇吾偏爱,谁在崎岖浩荡回。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江山美景的五言诗。诗人以江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首句"何处琼琚歌舞台",诗人用"琼琚"比喻江山的美丽,"歌舞台"则形象地描绘出江山如歌如舞的景象。第二句"重重金碧向江开",诗人以"金碧"形容江山的壮丽,"向江开"则描绘出了江山的宽广无边。第三句"杖藜渔艇吾偏爱"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仙女吹箫的诗。 第一句“吹动箫声万籁希,飘飘风露湿仙衣。”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箫声如泉水般悠扬,万籁俱寂之中,只有那清脆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风吹过仙家之地,仙衣被风露打湿,透出一种朦胧的美。 第二句“彩云飞断秦楼月,却跨青天五凤归。”则是将视线转向天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彩云如同断了线的风筝,飘向远方;而天上的月亮却依然明亮,仿佛没有受到任何影响。同时
注释: 1. 二子弹琴:指弹奏琴曲。 2. 固有期:自有定数。这里指弹琴的时间。 3. 移时:过了很长时间。 4. 至音:最美妙的音乐,这里是比喻琴声。 5. 人间:指世俗之人。 6. 知:理解。这里的“知”指的是懂得琴声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琴声的诗。诗人通过对琴声的描述,表达了对琴声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诗人通过"二子弹琴"和"空山石上坐移时"的描绘,生动地表现了琴声悠扬、宁静的特点
注释: 1. 题倪云林为薛鹤斋画竹:这首诗是诗人题赠给倪元璐的《水墨兰竹图》并作的诗。 2. 云林写竹如琅玕,我昔爱之尝相看:指倪云林的竹画,像珍珠和玉石一样珍贵。 3. 凤凰去矣秋影独,白鹤归来辽海寒:形容秋天的景色冷清凄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题赠给倪元璐的《水墨兰竹图》并作的诗。诗人对倪云林的水墨画赞赏有加,用“如琅玕”来形容他的竹画的珍贵
注释: 薄命长乘海上桴,展图惊见好林庐。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一生多灾多难,经常乘坐海上的船。看到这幅画后,我惊叹于它描绘的美丽山林。 明年若遂归耕计,牛角䚧觓管挂书。 这句诗的意思是:如果明年能实现归隐田园的愿望,我会带着牛角和农具,把书本挂在管上,去那里耕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见到一幅描绘山林美景的画作后有感而发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第一行:“翛翛双玉倚空青翠羽,鸾翎袅不停。” - 注释:这里形容了一幅生动的图画:一双晶莹剔透、如同玉石般的鸟儿,它们在空中翱翔,其羽毛呈现出青翠的颜色,仿佛是天空中的一对美丽的羽翼。 - 译文:轻盈的双鸟如玉般洁白,飞翔在蔚蓝的天空之中,它们的羽翼如同青色的翡翠,美丽而优雅。 2. 第二行:“好似皇英愁日暮,九疑隔秋屏。” -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