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帽羸骖抵朔风,雪中驱策霸桥东。
几时却向长安道,到处题诗踏软红。
注释:
孟仲良:作者的朋友。
席帽羸骖(léi cān):指骑着劣马,戴着席帽,形容诗人旅途劳顿、衣衫不整的狼狈样子。
霸桥东:霸陵桥的东边,霸陵,即长安东边的霸水,汉文帝曾在这里驾崩。
几时却向长安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长安。
踏软红:踩着软绵绵的红色地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赏画中人物后所作咏史诗。诗的前两句描绘出画中人物形象,后两句则是对画中人物生活状态的想象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自身的处境和情感。
首句“席帽羸骖抵朔风”,描绘出一幅雪地行旅的图景,席帽、羸骖(劣马)、朔风,都给人一种艰苦跋涉的感觉。这里“席帽”和“羸骖”都是形容人的状态,席帽表示人很疲惫,羸骖则表示人很瘦弱,这都暗示了作者此行的艰辛。而“抵朔风”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艰辛,朔风凛冽,寒气逼人,让人感到刺骨的寒冷。这里的“抵”字,既有抵挡的意思,也有抵达的意思,既表现了作者对寒冷天气的抵抗,也表现了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
第二句“雪中驱策霸桥东”,则是对画中人物生活的描绘。霸桥东指的是长安城附近的霸陵桥东面,这里是古长安的东门。这句诗描述了画中人物在雪中行走,驾驭着劣马,这是他们在雪中的生动画面。这里的“驱策”二字,既表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也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第三句“几时却向长安道”,则是对画中人物生活状态的想象和向往。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画中人物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他想知道他们何时才能回到长安。这里的“却向”二字,既是对“向”字的反义,也表示了一种期待和憧憬。
最后一句“到处题诗踏软红”,则是对画中人物生活状态的想象和向往的深化。这句诗描绘出了画中人物在雪地中行走,踩着柔软的红色地毯的情景。这里的“踏软红”不仅描绘出了地毯的颜色,也表现了画中人物的生活状态,他们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可以随意行走,无忧无虑。这里的“到处题诗”则表现了画中人物的生活情趣和艺术修养,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留下自己的足迹和诗篇。
这首诗通过对画中人物的描绘和想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态度,也表达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