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巏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绘千年桧树的形态和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历史的感慨。 首句“物理有代谢,陈根仍复新。”意指万物都有新陈代谢的过程,即使是陈年老根,也会重新发芽生长。这句话象征着时间的力量,无论多么古老的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其价值。 第二句“猗欤千年桧,乃此枯株存。”描述了一棵千年桧树,虽然已经枯萎,但仍屹立不倒。这里的“枯株”象征着坚韧和生命力,即使环境恶劣,也依然坚持生存。
诗句输出:南湖水阔秋无岸,尽日开帆疑不转。 译文输出:南旺湖的水面宽阔无边,秋天的时候没有岸边,我一整天都在开船却好像没有转动一般。 关键词注释:南旺湖、秋无岸、尽日开帆、疑不转、高崖、扁舟出天畔、渔家、枫芦、陂寒雁鹜、斜阳欲下、晚风急、人间此景、饮啄、蒋霍、人生得意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南旺湖秋天的景象。诗中“南湖水阔秋无岸”表达了湖水的辽阔和秋天的宁静
送程贡士入南监 与君倾盖长安陌,姻娅何须论宿昔。 京游三月苦思归,白马湖乾欲龟坼。 春官召试彤庭前,晨曦五色摇炉烟。 集贤学士看墨卷,青袍鹄立知谁先。 姓名且入南雍籍,桂殿秋风吹羽翮。 到家喜雨谩留题,洗眼湖光依旧碧。 【注释】 与君倾盖:指朋友间意气相投的情谊。 姻娅 :妻子姊妹。 宿昔:过去。 京游:在京(京城)作客。三月:春天三个月。 干:竭。 春官:指皇帝。 彤庭:指朝廷。 集贤学士
席上赋史巽仲归云洞 悠扬满洞中,归来不知处。 晓起语农人,春田夜多雨。 却问洞中云,何时下山去。 注释: ①席上赋:即作诗赋于席上。②史巽仲:不详何许人,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熟人。③归云洞:相传为神仙居住之地。④悠扬:形容声音高远回荡。⑤归来:指仙人离去。⑥晓起:早晨起床时。⑦农人:农民。⑧何时:什么时候。⑨下山:离开山洞。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之作,描写了仙人归云洞的神奇景象
康斋的两字如同垂在纸上,刘子珍重如珍视百金。 南窗下卷轴触热观看,习习清风轻拂几案。 其中墨汁如西江之水,直寄任城五千里。 阆中老翁已不复见,得见风流老孙子。 传家所宝在于不贪,阿堵真堪付泥滓。 长安父老向人述说,虞部郎官亦如此。 君不见汉家西京全盛时,五侯七贵门如市。 繁华回首成空谈,籍籍今闻杨伯起
注释: 暮行河堤无伴,月照河水有情。 意思是说,傍晚时分在河边行走,没有伙伴陪伴,只有月亮照着河面,显得格外美丽。 前日曾来倦客,今宵还宿孤城。 意思是说,前一天我曾是疲惫不堪的人,今夜还要回到孤独的城楼中过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夜晚行走在河堤边,看着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河流,心中感到一种深深的寂寥和孤独。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日子的回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注释】: 1. 初夜:刚过午夜。 2. 菰米(gu,菰草的子):一种水生植物,可做粮食。 3. 客饭:客人吃的饭菜。 4. 渔舟:渔船。 5. 系:拴。 【赏析】: 此诗为诗人赴任前一日在渡口所作,写其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首句写月出渡口,点明时间;次句写夜虫秋草,烘托气氛;三、四句写未炊客饭,系柳船舟,突出离情。全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情景交融,含蓄蕴藉
注释: 岁久:年深。 苔连墙牖:墙上爬满了青苔。 叶满阶除:落叶堆积在台阶上。 月下谁吹羌管:月亮下是谁吹起了羌管。 灯前忽送家书:在明亮的灯光下突然收到了家人的书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家的深深思念。诗中通过描绘庭院、墙壁、窗台等景物,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同时,诗歌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诗歌逐句释义及赏析 七月秋已肃,北风卷黄埃。 译文: 七月的秋天已经到来,北风吹起漫天尘埃。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边塞秋季的苍凉景象。七月秋已肃,指的是七月时节,秋风萧瑟,天气已渐入深秋。北风卷黄埃则表现了北风强劲,吹得黄沙漫天的景象,生动地勾勒出边塞荒凉、艰苦的氛围。 欻兹数百骑,夜过长城来。 译文: 突然间几百名骑兵从黑暗中快速通过,夜晚穿过长城而来。 赏析:
【注释】 肃:严肃。黄埃(yān):指飞扬的尘土。欻(xū):形容迅速。黠虏:狡猾的敌人。仗:凭借。庙胜:指用兵前周密的谋划和准备。折冲(chè chóu)具:用以抵御敌人的兵器。《史记·平津侯列传》:“天下匈匈数岁, 然莫之能破者,何也? 盖天子且以十数,而其兵不能当敌。” 《孙子·谋攻篇》说:“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庙算”一词,即指战争前的周密策划。 吁嗟: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