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巏
德华寓居乃余旧宅感而次韵 闻君移住柳湾前,忆我幽栖十二年。 临水条桑犹沃若,当轩修竹已苍然。 河阳客散传遗墨,绵上人来换旧烟。 勘破浮生真传舍,不须华表问飞仙。 译文: 听说你搬到了柳湾的前头,回忆起我那十二年的隐居生活。 临水种植桑树,依然茂盛如初;当门的竹林已经苍老。 在河阳时,你离去后,留下的笔墨成为传说。 绵山上的客人来访,交换了旧时的香烟。 我终于明白,世间名利如过眼云烟
次韵寄酬桧亭 故人门巷骑曹西,嘉树芳兰忆旧蹊。 诗句一:故人 - 老朋友,指诗人的友人 门巷 - 家门和巷口 骑曹西 - 指在官场上担任骑曹官职(古代的一种官职) 嘉树芳兰 - 美好的树木和兰花 忆旧蹊 - 回忆过去的路 诗句二:诗语 - 诗歌中的词语或句子 忽惊 - 突然感到惊讶 年事换 - 年龄增长,时光流逝 荐章重喜姓名题 - 再次得到推荐,名字被书写下来 诗句三:相思入梦还迷路 -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西林幽事澹相关,远陌初穷识旧湾。 - “西林”指西林寺,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场所。 - “澹相关”表达了一种淡淡的、不张扬的联系或影响。 - “远陌初穷”意味着刚刚到达一个偏远的地方。 - “识旧湾”可能是指认出了某个曾经熟悉的地点或景观。 - 整体意思是诗人在西林寺中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联系,虽然刚到一个新地方,但很快就能认出一些熟悉的景致。 2. 洞里莓苔疑小有
白岩贞庵游潭柘寺联句见忆次韵奉酬二首 其二 注释: 睡稳藤床出郭迟,行行已负白岩期。 澄潭古寺僧常定,老树前朝客易悲。 路远竟随明月至,山空似与素秋宜。 重来拟结骚坛侣,莫使山灵笑后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潭柘寺时,对白岩贞庵的怀念之作,表达了他对白岩贞庵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睡稳藤床出郭迟”,描绘了诗人在离开潭柘寺时的情景。诗人选择了一个安静的地方,放下了心中的忧虑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遗编长对赵东山,平地谁能绝顶攀。 注释与赏析: - 遗编长对:长时间面对遗留下来的文献资料。 - 赵东山:这里指代历史人物或典故。 - 平地谁能绝顶攀:意指在平凡之地,谁能像站在山顶一样俯瞰世界。 - 赏析:此句表达出一种感慨,即面对历史的厚重,普通人难以达到那种超脱的境界。 2. 发轫旧曾乘岁壮,篝灯今却愧秋闲。 注释与赏析: - 发轫:开始,启程。 -
注释: 石磴:石阶。迢迢:遥远的样子。空蒙:云雾笼罩。 虚疑:虚幻的,不真实的。涧饮随龙去:山涧之水仿佛龙饮水一般流淌。云栖:像云一样栖息在山间。 松涛:指山间的松涛声。无恙:没有受到损害。 凭君说向尘埃客:请告诉我,像我这样身在尘世的人。想象:在心里想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的问候和思念,表达了他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中描绘了潭柘寺周围的景色,如石阶、烟月、涧水、松涛等
会饮净拭行轩 竹边尊俎意生凉,散作清风爽欲狂。 初月光微犹胜烛,长河影淡不成章。 偶陪露坐惊离席,却笑天游滞异乡。 知己年来萍梗甚,楚江归路忆微茫。 诗句注释: 1. 竹边尊俎意生凉,散作清风爽欲狂:在竹林旁边,酒宴的器具中散发出凉爽的味道,如同清风一般让人感觉清爽。 2. 初月光微犹胜烛,长河影淡不成章:初升的月亮微弱如烛光,河水的影子也显得清淡,无法形成完整的画面。 3. 偶陪露坐惊离席
注释: 空斋:空无一物的书房。 积雨迥生愁:连续的降雨使心情更加沉重,产生了愁绪。 何处归云晚复留:归云又回到何处呢?天色已经晚了,它是否还会停留? 独鹤不眠长警夜:一只独自栖息的鹤在夜里不眠,时时发出叫声,提醒人们夜晚的来临。 暗蛩多思自鸣秋:在深夜里,蟋蟀的声音不断响起,仿佛在表达着人们的思念之情。 十年事与尘俱化:过去的事情和尘土一样,一起随风而逝。 万里心随水共游:我的心随着水波一起飘荡
【注释】次元善韵奉答见怀之意共得二首 其二:次,即次韵。元善,指诗人的朋友。见怀,是写诗赠答时用的套语,表示对方对自己的怀念和敬仰。 【赏析】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清丽的语言,抒发了对朋友的一片深情,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甘当权臣走狗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流畅,情致深婉,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起句“谁赋缁衣好此贤”,意为谁人会认为穿着黑色官袍的贤能之人。这里用了一个反问句式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凤举兼柬叔鸣的一首酬答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 谁赋乡关拟子山,少年张绪独追攀。 注释:谁在为故乡而作诗?像年轻时的张绪一样,我也在追求。 家临南甸何愁远,身在东曹却爱闲。 注释:我家临近南甸,虽然离家很远,但我并不担忧。身在东曹,我享受着悠闲的时光。 登眺且须抛事外,声名今已落人间。 注释:登高眺望时,我将一切世俗之事抛诸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