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巏
【注释】 禁籞西来接御堤,碧波芳草泛晴晖。 春情不逐林花尽,年事频惊海燕飞。 旧国山川全壮丽,行台珂马岂卑微。 宦游未倦心期在,老大无成敢赋归。 “禁籞(jiāng xī)”,指皇宫中侍卫或仪仗人员所佩带的腰刀。“接”是“迎接”。 “御堤”,指皇宫前的御河水堤。 “碧波”和“晴晖”是写河上景色。 “林花”即林花,这里指柳枝,因为春天时柳枝发叶。 “年事”是岁月、时光,这里指时间。
诗句释义及赏析 长安甲第近何如,却笑承明厌旧庐。 - 注释:在长安这样的大城市拥有一栋华丽的宅子(甲第)与简陋的居所(承明)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对此感到不悦,因为自己厌倦了简朴的生活。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物质享受和精神追求之间矛盾的内心冲突,同时也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都市生活的不满。 小隐漫求三亩宅,芳邻真拟万金居。 - 注释:寻求一个能够隐居的地方
诗句释义及注释: - 送蒋中允敬之归省 - “送蒋中允”:指的是诗人将蒋中允作为送别对象,蒋中允是当时的一位官员。 - “归省”:指的是回家乡或回朝廷复命的意思。 - 予告深恩似往年 - “予告”:指被皇帝任命为某官的官职。 - “深恩”:深厚的恩情。 - “似往年”:与往年相比,意味着这种深厚恩情是新的或者特别重要的。 - 骖鸾那得羡飞仙 - “骖鸾”:传说中有神鸟鸾在天上飞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和赏析句子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逐句释义”“赏析”,然后根据要求逐句解释,最后分析作者的感情。 ①首句中的“使轺”是古代帝王出行时使用的车辆,这里指皇帝出巡;“遍燕云”意为:巡视到燕山以北的广大地区;“西望关山一送君”意为:向西遥望着关山,送走你的大驾。这一句的意思是:皇帝今日巡视到了燕山、北岳等地,要送别远行的友人。
注释:仲湜,即李德裕。 译文:少年时期我就有词赋才华,像司马相如一样;早晨进入朝廷的殿堂晚上就住在那里。我多次上书要求辞官回乡,曾经在桂阳买田居住。不要惊讶春天来得晚耽误了我行程,思念国家危难而畏惧皇帝的文书。听说百姓们都在谈论我的出处,我写诗成后一定倚楼眺望。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年轻时自己的回忆和感慨。首句“少年词赋拟相如”表明了诗人年轻时才思敏捷、才华横溢,有着很高的文学造诣
【注释】 未从尘世中,蓬蒿被尘土所遮蔽。晚着幽亭,感到惬意和满足:晚,傍晚;着,居住;幽亭,指幽静的亭子。 风细暗闻笙籁发,地偏真得斧斤逃:风声细微,仿佛能听到笙乐声传来,因为地势偏僻,所以得以免于砍伐。笙、籁,古代乐器名称。 移根曲阜还同纽,分液中山作酒醪:移植到曲阜(今山东省曲阜市),与古柏树根相连结;把泉水分出来酿制美酒。 历尽岁寒,柯叶依然在:经过一年四季严寒的考验,松柏的枝干还是绿的
【诗句释义】 1. 驿舍离觞送曙晖:在驿舍中,为朋友饯别,送走了曙光。 2. 宦情乡思两依依:对官场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 3. 春来天上徵求数:春天来临,朝廷频繁征召官员。 4. 衰病江南故旧稀:由于年纪已高,身体多病,所以老朋友很少。 5. 每爱伐桑题素壁:经常喜欢在白墙上题写诗文。 6. 行看视草列黄扉:希望看到他们像对待皇帝的诏书一样慎重处理事务。 7. 临岐赠:即临别赠言
次东山韵请野亭诸公出游咫尺登临且此山,拟寻崧少访商颜。 因人始觉江山胜,作吏惟便岁月闲。 禊日尊罍须纵饮,花时车马欲忘还。 咏归剩有春宵兴,正及高城月半环。 【注释】: 1. 次东山韵:是王十朋的诗作。东山:地名。 2. 咫尺登临:形容距离很近。 3. 崧少:指诸葛亮。 4. 商颜:指颜回。 5. 禊日:即三月三日。 6. 尊罍(léi):指酒器和酒杯。 7. 花时:花开的季节。 8. 咏归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担任杭州刺史期间,与友人在梨云禅房的一次饯别。诗中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的离别情景,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译文及赏析: 白岩诸公饯于梨云禅房留别石门分得荣字 注释: - 白岩:白居易的号,此处指作者自己。 - 诸公:指与作者一起饯别的朋友。 - 梨云禅房:位于杭州的一处名胜古迹,此处可能是饯别的地点。 - 留别:告别。 译文:
【诗句】 诗名此日满儒绅,酒畔重翻楚调频。 归思暗惊红树晚,交情真笑白头新。 飞鸿迹寄千门雪,老骥心驰万里尘。 曾是荆南怀橘客,一杯分我洞庭春。 【译文】 今日满座儒生,我们共饮美酒频频。 归途中的思绪让人感到惊讶,红彤彤的树木映衬着傍晚的景象。 真挚的友谊让彼此都感到欣慰,白发新生让我们更加珍惜。 曾经是荆南怀橘客,如今在湖边畅饮洞庭春。 【赏析】 这首诗是李贻教席上的一首留别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