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巏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逐字逐句地分析,理解把握其意思和情感。注意要结合诗句中的关键字词来理解诗意。“季冬”即冬季之末;“月夕”指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间;“病怀”指因疾病而心怀忧郁;“二律”为诗篇的一种体裁名;“其一”表明是第一首。 【答案】 高城寒漏递宵残,乌鹊南飞梦已安。 扶老渐须鸠作杖,著书何用鹖为冠。 中天宫阙遥相望
冬至恭祀东陵 其二 满山灯火列斋庐,十载王官奉谒初。 骑省秋来还有赋,文园老去漫多书。 毡寒尚忆青绫直,台迥频瞻绛节居。 拟和冰厅长至曲,昌平道上独驰驱。 注释: 1. 满山灯火列斋庐:指冬至祭祀时,整个山头都点着灯,照亮了庙宇。 2. 十载王官奉谒初:指自己十年来一直在王府任职,恭敬地拜见皇上。 3. 骑省秋来还有赋:指自己在秋天还能创作诗歌。 4. 文园老去漫多书:指自己年纪大了
【注释】 雪后车尘喜不扬,羸躯初试北风强:指自己刚从南方回到北方。雪后车尘土飞扬,但作者高兴得连车尘都不想扬起来,因为这是回到了自己久别已久的北方。 行厨快饱沙河饭,出郭犹闻御苑香:沙河县是古代的地名,在今河北境内,这里借指家乡。作者刚到沙河县时,就吃上了家乡的味道,走出沙河县城,还能闻到皇宫中御苑里的花香,说明皇帝也不忘思念家乡。 曾说跸临金粟地,谁攀龙到白云乡:金粟地、白云乡都是仙境
【解析】 1.蓟门:指蓟州一带,今北京市一带。2.汗漫:放荡不羁。3.神惭玉简:惭愧自己像玉简一样被束之高阁。4.鳞皴石迸龙:形容山崖上的岩石因风化剥落而形成鳞状的纹理,仿佛一条条龙在石上奔腾。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的仙山。凌倒景:指登上蓬莱山。6.衡从:指诗人的朋友张衡。《汉书·天文志》载:“汉兴,高祖过沛,置酒沛宫,使歌者萧何曹无伤吹洞箫,度曲未毕,戚夫人起,投箸乐。吕后年长,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考生读懂诗作的内容,然后结合诗歌的题材、作者、注释等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最后再从炼字、手法、情感、语言特点等方面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晚来风定水涵空,清夜迢迢坐未终。”“风定”是说风已经停止;“涵”指倒映,“空”是天空。诗人写月夜湖上景色,笔致空灵,意境宁静。“清夜迢迢坐未终”,以景结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孤寂的心情,为下文抒怀蓄势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九年(814),诗人在江陵,与李商隐同游。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描绘出江陵郊园的宁静景象;颈联抒发了诗人对病后体弱、时当寒冬仍思念江南梅花的感慨;尾联想象着江南春天到来的景象。全诗以景语为主,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 【注释】 ⑴郊园:城外的园林。闲兴:即“兴”,一种兴致或乐趣。 ⑵箯(yú):古代的一种农具,用来播种。 ⑶朅来
诗句输出:贝阙何须泛海求,清光今夕觉迟留。 译文:何必去海外寻找仙宫,今夜的月光已经让我感到有些迟暮了。 关键词注释: - 贝阙:神话传说中的仙境宫殿。泛海求:寻求。 - 清光:指皎洁明亮的月光。 - 今夕:今夜。 - 迟留:感到时光流逝而停留。 - 乡园思:对家乡和乡村的思念。 - 关山鼓角愁:在关口和山岭听到战鼓和号角的声音而引起的忧愁。 - 花下酒、雪溪舟:花下饮酒和乘雪船游览
次乔宗伯白岩一律 山腰台殿倚江清,坐久松涛作雨声。 寺古碑文多变灭,塔高铃语半分明。 神游碧落三山动,病阻篮舆五月征。 拟待凉秋登绝巘,满川间看白云生。 注释: 次乔宗伯白岩:次指跟随、仰慕,乔宗伯即乔知之,唐代著名诗人;白岩为白乐天(白居易)的别号。 山腰台殿倚江清,坐久松涛作雨声。 释义:山顶上的台殿依傍着清澈的江水,我久坐在台上久久地欣赏着那松涛阵阵如雷鸣般的声音。 寺古碑文多变灭
注释: 除夕写怀 - 残腊初春雪满厅,送穷吾亦戒奴星。 - 残腊(农历十二月)初春(农历正月之初),雪满厅(雪落在厅堂里):形容冬去春来时节的景象。 - 斋中长物韩檠在,身外浮名汉简青。 - 斋中长物(斋房中的长物):指斋房中的器物。韩檠(gān qíng):古代一种用来照明的灯,这里指蜡烛。 - 身外浮名(身外的虚名):指名利。汉简青(汉代的竹简):用来形容古代的典籍、文字之类的东西。 -
【译文】 新年元旦试作诗,桃木符咒题完就传杯。 人日那天草堂中还能作诗,春风拂过燕寝室自有清香。 随阳的候鸟多成字形,献岁的寒梅已作行状。 满眼都是阳和之气,海角天涯无处着冰霜。 【注释】 1. 元(yuán):古时候的一种计时单位,一年之始或一月之始。 2. 题罢:题完。一传觞(shāng):传杯。一说:“传觞”即“传觞饮”。 3. 笑衰颜:笑我衰老的面颊。衰颜,衰老的面容。 4. 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