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巏
诗句原文: 万山趋海欲东浮,曾记高歌醉易州。 绝塞风云生远兴,严城鼓角动清秋。 楼居岂有仙人在,市饮谁从侠客游。 六载悠悠华发换,黄金台上看吴钩。 译文: 万山如群峰向东方涌动,曾经记得我在易州高歌畅饮。 在边塞的辽阔中感受到风云激荡,清秋时节城楼上的鼓角声让人心潮澎湃。 在楼中居住难道会有仙人吗,在市场上饮酒谁会追随侠客的足迹? 六年的时光就这样匆匆流逝,我在黄金台前看着那把闪亮的吴钩。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环境,然后抓住关键句概括内容;分析诗歌的主旨思想;理解诗歌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技巧。 首联“绝顶扶摇百丈梯,凛秋风日剧攀跻。”诗人登上山顶,只见百丈高的石级如天梯直上云霄,凛冽的秋风使攀登更加艰难。颔联两句是说,在这块地方曾留有秦代帝王的遗物(碑),可是不知什么时候被风化了,连威凤也无处栖息,只能老树依然屹立。颈联“岩窦泉流微作瀑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重来秋色点平芜,野鸟溪花识故吾 - “重来”表示再次来访或返回。 - “秋色”指秋天的风景或气息。 - “点”在这里可能意为点缀或强调。 - “平芜”即平坦的草地,这里指开阔的原野。 - “野鸟溪花”形容自然景物,野鸟和溪水边的花朵。 - “识故吾”意味着识别和怀念故乡的景致。 注释: 诗人在重游时,被秋天的景色所吸引,尤其是那些已经熟悉的田野和自然景观。 2.
【解析】 “游石经山值雨”的意思是:游览石头上的经文山,正逢下雨。 ①“青崖碧嶝未曾乾,十步真成九屈盘。”的意思是:青翠的山崖上长满了碧绿的苔藓。从石阶上走一里才到达山顶,但山路曲折盘旋,十分幽深。 ②“石洞经深犹有字,雪龛僧老不知寒。”的意思是:石洞中经文很深,还有字迹;雪窝中的僧侣已年老体衰,却不知道天寒地冻。 ③“山中猿鹤惊初识,雨后峰峦惬细看。”的意思是
金台 万里长风动薜萝,眼中燕赵共山河。 趣程未办登高赋,问俗犹传击筑歌。 乔木几经荒冢尽,斜阳偏傍故台多。 黄金不解纵横困,疑有冥鸿避网罗。 注释: 1. 万里长风动薜萝:万里长风吹动了草木。薛萝是一种植物名,这里用来比喻长风。 2. 眼中燕赵共山河:眼中所见的燕赵两地的山河景色。燕赵指的是河北地区。 3. 趣程未办登高赋:还没有完成登高赋的创作任务。趣程指写作的进程,登高赋是一种古代文学作品。
诗句解析 “十年幽梦寄盘山,积翠浮岚杳霭间。” - 十年幽梦寄: 表达了诗人长时间对盘山的深情和记忆,这里的“幽梦”可能象征着诗人对过往时光的回忆。 - 寄盘山: 表明诗人把对盘山的怀念寄托在这里。 - 积翠浮岚: 形容盘山周围郁郁葱葱,山峰如黛,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 - 杳霭间: 指的是雾气蒙蒙,使人看不清远处的景象,增添了几分神秘和深远的氛围。 “客滞蓟门如有待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雨的《石门咏》。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精爽千年护石门:这句诗表达了石头(或石像)守护着石门,象征着历史和传统的延续。"精爽"意味着精神或者气质,这里指的是守护者的崇高品质。 2. 晚风黄叶乱山村: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风吹动黄叶,扰乱了山村的宁静。这里的“乱”字传达了一种动荡不安的感觉。 3. 时危暗洒英雄泪:暗示了在国家危难时刻
【注释】 遇叔鸣元弼:指在山间遇到姓叔鸣的友人。 中盘:指山腰。 冰崖云磴:形容山峰峻峭,道路险峻。 谁将形胜归戎落:谁将山川的美景归结到边塞之地。 本为:本来是。 气寒连沆瀣:气冷得像连秋露一样。 澄潭秋冷卧蛟龙:清潭秋水寒冷得好像蛟龙沉睡。 黄泥坂下渔阳路:在黄泥铺下的山路下是渔阳的小路。 不羡东坡二客从:不羡慕苏轼和黄庭坚这两位文人一起出游。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临名山时与友人相遇
注释: 登高攀援没有路可走,只能靠在藤萝上。 风约住云层在傍晚散尽,山崖瀑布垂落向秋天增多。 群峰矗立着争相向上跳掷,落日西下发出萧瑟的啸声。 如果子猷不回来谁去打听消息,千岩万壑夜晚如何。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登上高山后所见到的景色,以及自己的心情感受。首联写登山无路只能倚靠着藤萝,颔联写风云之变,晚景将尽,瀑布之景,秋气已浓。颈联写群峰耸立,争先跳掷,落日西下,发出萧瑟之声
冬至恭祀东陵 其三 钟声半夜出明楼,陵树行行石磴幽。 鹄立且须中使钥,骏奔初荐太常羞。 桥山弓剑云长闭,原庙衣冠月自游。 曾是钟陵陪祀者,几回清梦落南州。 译文: 钟声在半夜从明楼上传来,陵墓前的树木行行都是石阶的幽深之处。 鹄(鹤)站立等待让宦官打开门钥,骏马奔跑初次献给太常寺的美味佳肴。 桥山的弓剑永远关闭,原庙的衣冠在月光下自由游走。 曾经是钟陵陪祀的人,几次回到梦中降临南方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