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复
让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伊谁破混沌 - 注释: 是谁打破了混沌的宇宙? - 赏析: 这里表达了对创世者或伟大人物的赞美。"混沌"通常代表未开化、混乱的状态。在这里诗人可能想表达的是,是某种伟大的力量或人物将世界从混沌状态中解放出来。 2. 鸿荒但茫然 - 注释: 鸿荒时代只是一片模糊不清的景象。 -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一种原始、未经雕琢的状态。"鸿荒"可能指的是一个非常早期的时期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可久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历峰郁嵯峨,芙蓉削空碧。 历峰,即历山,位于山西,这里借指历山。嵯峨,形容山峰高峻。芙蓉,荷花,这里比喻山峰如芙蓉般美丽。 蜿蜒东北来,崚崚屹孤壁。 蜿蜒,形容山脉弯曲曲折的样子。东北来,表示山峰朝向东北方向。崚崚,形容山峰高峻挺拔。屹孤壁,表示山峰孤独地耸立在那里。 秋高风色寒,积雪凝不释。 秋高,秋天的天空很高远
注释: 1. 出郭穷西原,行行迷远近。 - "出郭"指的是走出城门;"穷"是尽头的意思;"西原"指的是西部的平原或者山麓。这句话的意思是走出城门后,眼前的景象逐渐变得遥远起来,让人感到迷茫。 2. 陟岭如升天,下岭如入井。 - "陟"是登的意思;"陵"是指山坡;"升天"和"入井"都是比喻,形容行走在山岭之间,就像登上天空或落入井中一般,形容地形起伏的陡峭。 3. 绿树道上阴,青山水中影。 -
侍奉家人到南湖监稻。 微霜降临十月初,西风轻吹林中叶。 正好此时秋收时,朱红的阳光惨白而余烈。 于是在田野里劳作,脱去衣服汗水湿透衣。 坐在树下乘凉,靠近溪流洗涤身体洁净。 鹊鸟鸣叫在万年枝,上下飞舞互相呼应。 我八十多岁老人,扶着身体稍作休息片刻。 农家带着酒来慰问,鸡黍等食物摆满桌。 孙辈曾孙伺奉起居,僮仆供职使唤服役。 薄暮时分唱《式微》,划船摇橹弄残月
诗句释义及注释- 西庄先生:指一位居住在西庄的人,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知己。 - 爱幽独:喜欢独自隐居,不受世俗干扰。 - 买断青山:买下了整座山的所有权,表明对这片山林有极大的兴趣和尊重。 - 结茅屋:建造了一间简陋的茅草屋,用以隐居。 - 一犁春雨耕白云:利用春雨时节耕作,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 几曲斜阳饭黄犊:在夕阳下准备晚饭,使用牛(黄犊)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 -
【注释】 沼上:池边。芙蓉:荷花。靓妆:打扮得十分艳丽。桃杏姿:指桃花和杏花的姿态。欢娱:快乐。幽人:隐士。偕老:一起共度晚年。 【译文】 池塘边上的芙蓉花开了,美人浓妆艳抹,照映在秋水里,半醉时红晕还留在脸颊。娇媚的美人不知桃花和杏花的美态,她总是和幽人相约,一起欢乐。幽人喜欢她那美丽动人的容颜,寂寞的空山中只有她能陪伴我,和我一起度过美好的晚年。 【赏析】 这是一首写情诗。诗中的美人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西梁月夜怀李白 注释: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西梁(即现在的安徽省宣城)月下怀念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情感。"西梁"可能是指宣城的一个地区,而"月夜"则描绘了晚上的宁静景象。 2. 东有梁,西有梁,中流一去何茫茫 注释: 这里提到“东有梁”和“西有梁”,可能是指长江两岸分别有一座著名的桥梁,如南京的中山桥或武汉的汉阳桥。而“中流一去何茫茫”表达了一种对远方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部分的内容和语言特征来分析诗句。要求选择其中5个重点字解释并分析其艺术效果即可。“高湖”是诗中的意象,“行乐”是全诗的中心,全诗围绕“行乐”展开描写。首联写主人家住在高高的湖上;颈联写湖水浩渺无边,岸边芳草青青,杨柳依依(或:春意盎然);颔联写水波荡漾,映出水面的镜中之影,春风载着酒与鸥盟约;尾联写人生南北来去无常
【译文】 车田四面郁郁苍松柏,高冢累累谁人葬此地。 岁时伏腊子与孙,持酒还过墓前拜。 殷勤拜罢行且游,平沙浩浩白满洲。 下有寒潭几千尺,一天明月澄高秋。 清溪几处抱村曲,上有幽兰间修竹。 谷口南望横翠屏,绿玉参差香馥郁。 冈头古柏不记年,至今黛色犹参天。 鬼神守护非常物,白雪前山相对眠。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游览车田时的所见所感的诗。全诗四联,每联五句,共二十句。第一联是写车田景色
山居 衰疾朝慵起,荆扉午未开。 云闲不飞去,鸟倦却归来。 果熟从人摘,松疏拟自栽。 狂歌白日永,独步前山隈。 注释: - 衰疾:身体衰弱、疾病缠身。 - 朝慵起:早上起床时感到疲倦。 - 荆扉:用荆条编成的门。 - 午未开:中午时分还没有开启。 - 云闲:天空中的云彩悠闲自在。 - 鸟倦:鸟儿因为疲倦而不愿飞行。 - 果熟:树上的果实已经成熟。 - 松疏:松树稀疏。 - 拟:打算、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