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复
寓居偶书 旧业随烟烬,浮生类转蓬。 清风一林竹,明月几株松。 村北偏担岭,溪南卓笔峰。 老亲垂九十,小子亦成翁。 释义: 旧日的产业如今已化为尘埃(随风而逝),我的生命也像那随风飘荡的蓬草。 微风轻拂下,竹林一片翠绿,月色皎洁之下,数株松树显得格外挺拔。 村庄北面有座山,名为“偏担岭”,溪流南面有座山峰,名为“卓笔峰”。 年迈的父母都已高寿,我的小儿子也已长大成人,成为了一名老者。 赏析:
【注释】 幽居:隐居在深山里。 潇洒:形容神情超逸、洒脱。 绿竹千竿雨:绿竹挺拔,雨水滋润。 苍梧一片云:指高大的梧桐树,树叶茂盛,像片片白云。 杂花随地有:各种野花随处可见。 好鸟隔窗闻:好鸟的鸣叫通过窗户传到耳边。 六月浑无暑:六月没有炎热的天气。 馀清幸见分:清凉的风从窗户吹进来,感到凉爽。 【赏析】 诗人在诗中描述了西邻汪氏山居的自然风景以及他在这里的生活感受。 首联写汪氏山居的环境
【注释】 《寄方平阳》:写给朋友的一封信。“我爱平阳令”:我喜爱你做平阳令(一个县的长官)。“弹琴不下堂”:在办公时弹琴,不放下乐器。“诗成无吏报”:写诗时不用官吏来报告。“春及有农忙”:春耕开始时,正是农忙季节。“种柳枝枝碧”:种植着杨柳,枝条一片翠绿。“栽蒲节节香”:栽种着蒲草,一节一节散发着香气。“三年应报政”:三年之后,你应当能治理好这个县了。“凫舄看高翔”:看着野鸭自由地飞翔
诗句解读 1. 南塘散步:南塘指的是某个地点或池塘,可能是诗人常去的地方。 2. 雨晴春欲半:描述春天将结束时的天气情况,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春季的结束。 3. 行色踏青忙:形容春天出游的人很多,都在忙着外出赏花。 4. 种竹占荣悴:竹子在春天生长旺盛,而到了秋天则显得萧瑟。这里的“占”可能表示一种观察或记录,而“悴”则形容其衰败的状态。 5. 看松试短长:松树虽然高大但寿命短暂
重造小屋适有携故人胡宁寿草书见惠松竹西山下,清风一草庐。 经营终岁计,邂逅故人书。 注释:在松树和竹子掩映的西山下面,我建造了一座茅草屋,这里只有清风。整日经营着这座小屋的岁月计划,突然收到老朋友胡宁寿寄来的草书。 珠玉联今古,云烟妙卷舒。 注释:就像珍珠宝玉一样,这些书法作品串联起古今,云烟缭绕着字迹,展现出美妙的姿态。 不妨高挂起,举首对群儒。 注释:不妨将这幅作品悬挂起来
新春雪中试笔 漠漠随风转,飘飘着地轻。 喜从残腊至,愁向早春生。 梅冷添新白,山寒失旧青。 农家占岁事,日日试阴晴。 注释: - 漠漠: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非常稀疏。 - 随风转:随风吹动,不断旋转。 - 飘飘:轻盈的样子,形容雪花在空中飞舞。 - 喜从残腊至:喜悦随着残冬的到来而来。 - 愁向早春生:忧愁随着春天的来临而生。 - 梅冷添新白:梅花在寒冷的天气里绽放出新的白色花瓣。 -
《陪春雨山行》 冬日陪春雨,诸公流山原。 看山无俗念,心与白云间。 崖石千重险,篮舆一径穿。 黄云迷晓日,绿树锁寒烟。 水陡斜还屈,山深断又连。 是中有真意,何必话绵绵。 注释: - 冬日陪春雨:冬天和春天的雨一起度过。 - 诸公:指陪伴的朋友或同伴。 - 流山原:在山原上行走。 - 看山无俗念:在欣赏山景时没有世俗的杂念。 - 崖石千重险:山崖上的石头层层叠叠,形成重重的危难。 - 篮舆
【解析】 “夏日经行处”,写诗人在夏日里漫步,所行之处都是他曾经经过的地方。“时闻啼鸟声”,点出时间与环境。这两句是写景。“桐余几枝白,秧刺半田青”,写诗人在夏日的田野上所见之景。“桐余”句是写树,“秧刺”句是写地,两句是写景。“杂树团清荫,来牟报小成。”写诗人在夏夜乘凉的情景。这两句是写景。“虚堂共僧话,相对两忘情。”“虚堂”句是写人,“相对”句是写情,两句是写景兼写情
酬王懋元见寄 相别未旬日,相思如一年。 怜君旧知己,寄我新诗篇。 旅馆孤灯夜,炎窗六月天。 遥知读书罢,风雨对愁眠。 注释: - 相别未旬日:表示两人离别的时间并不长,但彼此的思念之情却如同过了一年一般漫长。旬日,十天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短暂。 - 相思如一年:表达了对方在这段时间里对自己的思念之情,就如同一年那样漫长而持久。 - 怜君旧知己:怜惜(同情)你的旧友(知己)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野老幽栖地,微茫烟雾开。 - 注释:隐居在野外的老者。 - 译文:隐士在野外安静地居住,微茫的烟雾逐渐消散。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烟雾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空灵、超脱的氛围,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2. 风生采樵径,日上钓鱼台。 - 注释:风吹过砍柴人行走的小径。太阳升起时,有人在钓鱼台上休息。 - 译文:微风拂过大山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