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铎
【解析】 题干要求对“次韵童编修士畴”一诗进行赏析,这是一道考核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综合题目,这类题目解答时既要善于借助诗歌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情感,还要理解设问者的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逐句分析诗歌的内容,然后结合作者的生平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最后结合题目所要求的答题要点进行分析即可。本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前四句描绘了秋日山林景色;后四句借景抒情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共八句,首两句写景,后六句抒情。前两联写景,“山际残云”是点明时间地点;“竹亭移席柳风微”是写诗人的所见所感。后六句抒情,“半开红药香初散”,写诗人赏春的感受;“并坐黄鹂湿未飞”,是说在欣赏春天美景的同时,也感到了春雨的润泽;最后二句写主人为客人添了清味,使主人和客人都感到满意,这表现了诗人的愉悦之情。 【答案】 ①残日斜照,山野中的云彩渐消渐散,夕阳西下
注释: 高城隐隐月胧胧,此夕秋光正及中。 双寺晓钟还入市,三湖新涨欲连空。 歌传内侍怜苏老,兴发南楼忆庾公。 愁病强挑壶矢战,敢将全胜论成功。 赏析: 中秋时节,人们常常喜欢赏月饮酒。而作者则不同,他独自登上城楼,欣赏着皎洁的月光和秋色,不禁想起了自己的老朋友。这首诗是诗人在中秋之际写的,通过描绘中秋夜的景象和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对友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高城隐隐月胧胧,此夕秋光正及中
注释: 1. 青油幕:指帐篷,青色的帐篷。 2. 京国重逢喜尽情:指回到京城与老友重逢,非常高兴。 3. 长剑暂从天外倚:长剑暂时靠在天上,比喻有远大志向。 4. 短檠还入夜深明:晚上,短灯还在照亮,比喻勤于学习。 5. 儿童渐长乡音改:孩子渐渐长大,家乡的语言也改变了。 6. 俸禄虽贫宦况清:虽然俸禄微薄,但官位清廉。 7. 阃外更闻资上略:在边疆更听说他具有高超的军事才能。 8.
注释 1. 玉堂: 古代指帝王的内宫,这里代指朝廷。 2. 得告病初深: 得到皇帝允许休假(告病)时间已经很长了。 3. 归卧南池白璧沈: 回到南方的池塘,看到自己洁白如玉的身体沉了下去。 4. 梁月: 古代地名,这里可能借指家乡或远方的月亮。 5. 江云空寄百年心: 江上的白云好像在寄托着作者一百年的心事。 6. 新阡: 新修的坟墓。 7. 旧馆: 过去读书或居住的地方。 8. 越声歌楚些:
【注释】 (1)“夜分”句:指夜晚。廉纤,小雨。 (2)“忽听”二句:指忽然听到朝中传来战鼓号角声。朝来,从早到晚。鼓角,军中的号令用具,用鼓和号角指挥军队前进后退、进攻和防守。 (3)“天末”三句:指天空远处的浮云飘向远方的江面,东海的太阳升起在高高的城楼上。 (4)“冲泥”句:指冲泥赶路的千里马仍然骄气难除,黄鹂被雨打湿了,发出欢快的叫声。 (5)“挥策”二句:指挥动长鞭
静观今古似围棋,袖手谁论下着迟。 翠笼早收云里药,素盘时荐谷中芝。 飞花学舞随琼斝,急雨催诗涨墨池。 玉树阶庭知几许,漆园长映大椿枝。 注释: 1. 静观今古似围棋:观察古今如同下棋,比喻对历史的观察和思考。 2. 袖手谁论下着迟:袖手不参与讨论的人在谈论下着棋的时机。 3. 翠笼早收云里药:翠笼是鸟笼,云里是天空中的云雾,云里的药指的是仙境中的仙草,这里指隐逸的生活。 4. 素盘时荐谷中芝
【注释】 陵:帝王的坟墓。次:临。温民怀见赠韵:诗人在祭祀时,温县的百姓们怀着对先祖的怀念之情,送来了诗作以示悼念。见赠:赠送。语出《左传·隐公五年》:“子见南子,召申公不至……请见之,曰:‘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与,畏其死乎?’乃见之。书曰‘郑昭忠信,宋辟为善,越王勾践能亲射御,不忘困辱,必欲存君,请解衣衣之,与之同舟而济,度则相从,不及则退,我亦不行,乃释左骖,与之俱止
次韵何湖东见寄 译文 三冬的学问和历史知识虽然浅薄,却能聊以自慰。千里之外传来的消息足以安慰我。秋天的时候我在梦里陪着吃菰米饭,春天的时候我惭愧地辜负了杏花。我平生只追求温饱,并不是志在功名。前辈们经世治国都有他们的基业可传。我的心许给你,像扁舟一样随你同度晚年,一起欣赏藕花的美景,享受风从北方吹来、水从东面流来的惬意。 注释 1. 三冬: 冬季,这里指冬季的学问和历史知识。 2.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诗歌的体裁与格式要求,然后结合注解、关键字词分析诗意。最后写出自己赏析即可。本诗是一首描写山水田园生活的小令,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宁静,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之情。 【答案】 ①大椿洞:指洞口宽敞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