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岩开洞据空明,幽事关心病亦轻。
树杪烟轻茶欲沸,石傍苔破笋初生。
山童池汲时兼钓,林鸟檐栖夜不惊。
忽讶笙簧自何许,荆扉西畔起松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诗歌的体裁与格式要求,然后结合注解、关键字词分析诗意。最后写出自己赏析即可。本诗是一首描写山水田园生活的小令,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宁静,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之情。

【答案】

①大椿洞:指洞口宽敞明亮。②幽事:隐逸之事。③树杪:树梢。④烟轻:茶香飘荡。⑤钓时兼汲水:一边钓鱼一边打柴。⑥檐栖:在屋檐下栖息。⑦松声:山中松涛之声。⑧荆扉:用荆条编织的门。

译文:

岩洞开敞,空明如镜,我关心隐居的生活,病魔也减轻了忧愁。

树梢上的烟雾轻飘飘的,茶叶好像快要沸腾了;石旁的苔藓裂开了,笋尖刚刚冒出土面。

山童来汲井水边打柴,林鸟在屋檐下栖息,夜不惊动;忽然间,听到远处传来笙簧的声音,原来是邻家小孩从西边的山里回来了。

赏析:

《大椿洞》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此诗写隐居生活,以清丽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幽静闲适的境界,流露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开头两句,描写了洞外景色:洞口开阔明亮,幽深宁静,令人心旷神怡。第三句,写洞内的景致:山中小径蜿蜒曲折,青翠欲滴的树木上飘散着淡淡的烟雾,一丛丛嫩绿的茶芽仿佛要绽出地面,而山涧边的苔藓也因湿润而裂开,露出嫩绿的笋尖。这两句将大椿洞的景色写得细腻入微,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接下来的四句,主要描述了洞内的一些活动。山童在溪边打柴,林鸟在屋檐下栖息,夜不惊扰。这些细节描写,既展现了洞内生活的美好,又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最后一联,突然转换了主题。作者听到远处传来阵阵笙簧音乐,原来是一位邻家小孩正在从西边的山里回来。这一句看似突兀,实则巧妙地将前文与后文联系起来。因为笙簧音乐常常出现在山野之中,而此处又是在山中,所以作者才会听到这声音。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与这位邻家小孩之间的友好关系。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宁静,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