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蒙仲
诗句输出: 红云朵里紫霞杯,敕使今朝四度来。 译文输出: 在红云之中,紫色的酒杯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今天有四位使者前来,带来了皇帝的御旨和祝福。 注释输出: - 红云朵里紫霞杯:形容酒杯颜色鲜艳,犹如红云朵朵中的紫霞之光。 - 敕使:皇帝派来的使者。 - 今朝四度:今天第四次来到。 赏析输入: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笔触,将皇帝的御旨和使者的到来描绘得栩栩如生
注释: 众芳摇落此何时,争看江梅拆一枝。 意思是:众花凋零,唯有梅花独自盛开,真是难得啊!我多么希望能欣赏到江边的腊梅,把它折下来带回家。 相去小春才四日,调羹消息不应迟。 意思是:距离春天已经过去了四天,但好消息不会错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赞美江梅的傲骨和坚韧精神的同时,也在抒发自己的感慨。他希望人们能像江梅一样,面对困境,依然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被困难所屈服。 诗的开头两句
【注释】 信笔:随意挥毫,形容文思敏捷。 笔床:供写字之用。茶灶:煮茶的地方。答蛩(qióng):蟋蟀。摇落:草木凋落,这里指秋天到来。万里心:千里的思念之情。萧萧:形容白发稀疏的样子。一龛(kān)镫火四更深:一盏灯在四更天时分照亮了书案,是夜深人静之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秋夜怀人的诗。首句“信笔”二字,就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基调——随性而发。次句“笔床茶灶答蛩吟”,诗人以闲适的心境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西湖景色的七言绝句。下面是逐句释义: 1. 见说西湖又一新,小楼高阁巧相萦。 - “见说”表示听说,“西湖又一新”指的是西湖景色经过修缮后显得更加美丽。 2. 江山何待人妆点,堪笑吴儿不老成。 - “江山”指的是西湖周围的自然风光和城市景观。 3. “妆点”是指修饰美化。 4. “吴儿”是对当地人民的俗称,这里指代当地的居民。 5.
注释: 采芹亭:位于江西吉水,为晋代隐士郑玄隐居之地,故又名郑亭。 觅得广文沽酒钱,便须归隐四山环:寻找到可以买酒的钱后,就打算回到四山环抱的家乡隐居。 岂无半幅鹅溪绢,貌取亭前一带山:难道没有一块鹅溪的绢(即丝织品),想要从亭前的山中取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首句“觅得广文沽酒钱”,表明诗人已找到沽酒之资,可以畅饮了。“便须归隐四山环”,诗人以四山环绕来象征自己的隐居生活。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采芹亭 - 佳处知音若不多:在美好的地方,懂得欣赏的人并不多。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于知音难寻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法得到更多理解的遗憾。 - 似将俚耳听云和:似乎用不入流的方式来聆听云和之声。这里的“俚耳”指的是普通人的耳朵,而“云和”则是一种自然的声音,如云彩飘动的声音。这句话反映了诗人试图以非常规的方式来感受和理解自然之美,却感到无能为力。 - 溪山无自不挂眼
寿徐意一参政 吕氏早皆期正献,范家晚竟相忠宣。 不成二十年声望,久坐难兄一旧毡。 注释:吕氏,指吕蒙正;正献,指吕蒙正曾官至枢密使、中书令等职;范家,指范仲淹;忠宣,指范仲淹曾官至枢密副使等职;不成,未成;二十年,指范仲淹在相位的时间;声望,指他在朝中的政治地位;久坐,长时间地坐在那儿;难兄,难以相处的哥哥;一旧毡,指一张旧的毡子。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为范仲淹所作。范仲淹早年以“直声震天下”
【注释】 采芹亭:在四川成都,杜甫曾住此。侧畔颓垣且莫支:侧畔(旁边):指成都西郊的浣花溪。唐玄宗天宝年间,杜甫在此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后遭战乱,草堂被焚,只留有一座荒废破败的小庙。今已无存。 也须别相(xiang zheng)草堂基:草堂基:杜甫的旧居。也须:也要。 要知:只要。风月无边处:指自然界风光景色。边(biàn),边际。亭台:指建筑在高台上的楼阁亭榭之类。 不著(zhuó
【注释】 武夷山:在福州市南郊,有九曲溪流经。山上风景秀丽,岩洞多姿,为名胜之地。相传尧时有童谣“武夷在”,故又名“武夷”。山顶的仙槎峰,是古代采木工人的遗迹。天一涯:指天上。三谏:指晋代李膺、严光、范滂等反对宦官专权的贤士。通家:亲朋,旧交。 【赏析】 《采芹亭》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一首七律。诗中通过描写武夷山的景色和采木工人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武夷山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
以下是为您呈现的《采芹亭》的赏析: 1. 诗句原文: 老山代出买山钱, 更贴前头碧玉环。 报答风光无一句, 不知更看几州山。 2. 译文: 从老山上换来了买山的资金, 再次卖掉头上的碧玉环。 感激自然风光却无从表达, 不知何时再看那几州山水。 3. 注释: - 老山代出买山钱:指从老山中换取购买山地产的钱。 - 报答风光无一句:意为感激自然风光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 更贴前头碧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