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蒙仲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生涯冷淡乐者少》是宋代诗人方蒙仲的作品之一。方蒙仲(1214~1261),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字澄孙,号乌山,以字行。宋淳祐七年进士,历邵武军教授、泉州通判等职。他以文字见知于贾似道,但最终不被重用。有《絅锦小板》,已佚。《和刘后村梅花百咏》是其与好友刘后村共同创作的一组诗歌,共十首,赞美梅花的高洁品质和独特魅力。 下面逐句对这首诗进行释义: 1. 生涯冷淡乐者少
注释: 人道西南三数峰,虽云峭拔欠雍容。 嗟哉偃娈要何用,却学为蛇羞作龙。 译文: 人们都说西南有三座山峰,虽然山势陡峭挺拔但缺乏雍容华贵之气。 唉呀!那些弯曲的山峰又有什么用呢?反而去模仿蛇的样子,羞于做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南三峰的景色。诗人通过对山峰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首句“人道西南三数峰”,直接点明了题目,指出这是西南三座山峰,而并非是其他任何事物或景象
采芹亭 屋老知非一木支,待时胜似有镃基。 安知好事无来者,幻出新亭愈崛奇。 注释:这栋房子已经很旧了,但知道它不是用一棵大树就支撑起来的。等待时机,胜过拥有一个良好的基础。谁知道好事不会轮到自己呢?就像突然出现的新亭子一样,更加壮丽奇特。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采芹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全诗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注释】 洲墅:指江边临水的别墅园林。 回萦:曲折环绕。 是中:其中。 【赏析】 这是一首咏景诗,写诗人在亭子内远眺江边风景的感受。全诗以“新”字为眼目,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江景图。 首句“洲墅楼前眼界新”中的“眼界”即视野。“洲墅楼前眼界新”,意谓站在高楼亭子前,眼界显得新奇、开阔,这既是写实,也是写景。“新”字既指视野之新,也指景色之美。 第二句“杜园池馆更回萦”中的“杜园”即杜甫草堂
【注释】 1. 野性:这里指隐居生活。 2. 投合少:投合的心意多,即与人的心意相投合。 3. 山差与意中宜:意为山野的景色与自己的心意很合适,即山野风光很适宜自己隐退。 4. 渠(qí):他,指陈蕃。 5. 绝似:很像。 6. 稚时:幼年。 【译文】 我与世无争地隐遁山林,山林的幽雅清幽正适合我的心神。 特意留下一榻供他居住,就像陈蕃见到少年陶渊明一样亲切。 【赏析】
【注释】 夫容:丈夫的仪容。次第开:指顺序依次展开。典衣:用钱去购买。海棠:即“海东生”,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字,杨巨源是唐代诗人,字公休。四时:一年四季。携酒来:意思是可以随时带着酒来。 【赏析】 采芹亭,位于今江西萍乡县北郊。此诗写于作者晚年,他因直言进谏,遭贬谪后,在采芹亭中饮酒赋诗,抒发自己的感慨。 首句以“屈指”领起,言其时间之长,而“夫容次第开”,则暗示了时间已到,可以按次序开放了
【注释】 此中小住自为佳:在这座小亭中小住一下,也觉得很美好。 无柰看山眼欲花:奈何看着山上的景色,眼睛就花了。 把作西湖风物看:把它当作西湖的风景来看。 不争多否也争些:不计较它的多少,也要争着去看一些。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风景的七绝诗。 首句“此中小住自为佳”,点明题意,说明自己游览西湖时,在这里小憩片刻,觉得非常美妙。第二句“无柰看山眼欲花”,进一步写景抒情。因为看山看得入迷了
【解析】 1. 采芹亭:旧县名,在河南禹州市。相传春秋时,孔子曾游此地。后人建亭纪念。 2. 眼中光景几回新:指时光的流转。 3. 无限英雄一窖尘:指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人物,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化为尘埃,无法再重现。 4. 但说百年亭已老:只是说到这个亭子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 5. 不知曾有百年人:不知道曾经有过一个像孔子一样有百年寿命的人。 【赏析】 此诗为咏史抒怀之作,通过对比
【注释】 采芹亭:在今安徽宿松县北,相传春秋时孔子曾在此游历。 短帽轻衫亦复家:短帽、轻衫是古代文人雅士的装束。复,又。 前村后陌柳初花:前面村庄后面的田间路旁柳树刚刚发芽吐绿。 不须多学舞雩兴:不必去效法古人祭风祈雨的仪式。 舞雩:古代求雨的一种仪式,以木为竿,上施大盖,下有轮,人舞之而风起云涌。 随分:随意,任意。 春光:春天的美好时光。 管领:支配,主宰。 赏析: “采芹亭”三句
【解析】 “采芹”,即采芹菜,古时指读书人。此诗为作者隐居后所作。诗人以采芹自比,表达了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志趣。全诗语言平实质朴,不事雕琢,却能见出作者高洁的品格。 【答案】 (注释) ①采芹:采芹菜,古代读书人用它来比喻自己(此处作自比)。 ②新岁:新年。芙蓉:荷花。 ③风雨:喻艰难困苦。 ④许多好事:指自己的理想或抱负。 赏析: 首联“年时桂子例先开,新岁芙蓉手自栽”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