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蒙仲
【注释】 1. 和:指和刘后村的《梅花百咏》。刘克庄(1224-1293),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人。 2. 扫空:扫除,除去。习气:旧时诗文中的陈腐、平庸的格调。 3. 素王:古代对孔子的尊称,此指梅花。 4. 素王真足贵:意思是说梅花的高贵,是不需要借助于任何修饰的。 5. 橘中皓叟:《列子》中说:“楚人有卖其熊者,得金质而大如釜,其邻家有难,因以其去。”橘中之人,即用熊皮制衣之老者
【注释】 梅花百咏:指宋刘后村的《梅花百咏》。 忍寒宁死饿宁僵:意谓忍受寒冷而宁愿死,宁愿挨饿也不愿受辱。 偷它贾女香:指盗取梅花之香。贾女,即贾充之妻贾南风。 铅:比喻梅花,因“铅”字谐音“梅”,古人常用以比喻梅。 餐玉:比喻赏梅,“餐玉”语出南朝梁周兴嗣《临江仙》词“餐琼饮露心常惬”,形容品鉴梅花之美。 无方:指无法品味梅花之美。 【赏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与欣赏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 “采芹亭”为作者早年所居之地,故址在今江西南昌市南郊。此诗首句写亭子新建,第二句说三舍先生在此遇见了拂尘的三舍公,第三句写城里花多的地方,只有这里等待他来采芹。全诗语言平淡,寓意深沉。 【注释】 采芹:古时以采芹菜为事,比喻做学问。 百年亭子一朝新:意为旧亭子经过修缮焕然一新。 三舍:古代十里为一舍,三舍即三十里。此处泛指远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理解和背诵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提示找到需要填写的内容。“采芹亭”即“小槎”,出自王维《酬张少府》中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小槎”指小船。“水北水南涯”,是说小槎在水上漂泊不定。“游时要拣山深处”,意思是游时要找山里偏僻的地方,以免碰到人家。“恐有山人处士家”意思是担心碰上隐居山林的隐者或读书人家里
【注释】: ①刘后村:指南宋诗人刘克庄(一一八四—一二六○)。梅花百咏:即《雪香词》,共一百首,是宋代词人林逋的词。 ②“无色”二句:意谓梅花无香无色,犹如一幅画。奈,无奈,无可奈何。何穷,无穷。 ③素餐:白食,白吃,不劳而获。坐成晚:形容白白地度过了晚年。 ④白业:徒劳无功的事。它生扫未空:它生的业事尚未清扫干净。 【赏析】: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是南宋词人林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组诗作品
【注释】 采芹亭:位于西湖孤山北麓,始建于北宋,是杭州著名古迹。 叹息: 指感慨、惋惜。 峰: 山。 看得少从容: 从容:镇静,安详的样子。 万马群中走:指在许多骑马的人群中挤来挤去。 还我闲身伴雨龙: 龙:这里比喻云彩。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西湖游览时所写,表达了作者游西湖后对美景的喜爱以及内心的感受。首句“叹息西湖湖上峰”描绘了西湖的景色和作者的情感。作者站在湖边,看着眼前的山峰
【注释】 罗浮山:在今广东增城县西北,为粤中名山。 肌肤玉雪缟衣裾:“缟衣裾”是说衣服白得发亮。 朝云:指梅花,因梅花常开于暮春,故称“朝云”。 大苏:苏轼的号。 【赏析】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此诗写梅,以梅花喻人,通过赞美梅花,表达了自己坚贞不屈、高洁自守的情怀。全诗用词精当,意蕴丰富,堪称咏梅佳作。 首句写梅花生长之地。梅花产于南方,尤以南疆岭南地区为主。岭南气候温暖
【注释】 采芹亭:即采芹亭诗。 宜:适宜。 剥啄:形容敲门声。 先生:指作者。 【译文】 月明风清,雪景更佳; 烟雨朦胧,风景更佳; 来客莫扰,休要敲门; 诗人常倚阑干,欣赏美景。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采芹亭的景色。首句写景,点明了“采芹亭”的特点。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采芹亭在月夜、风中和下雪时的不同风貌。第三四句通过说与客人不要敲门,诗人常倚阑干欣赏美景的诗句,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注释】 和刘后村梅花百咏:刘克庄(1187~1269),南宋诗人,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人。他的《梅花百咏》是一首组诗,共一百首,每首五绝,每首诗都以梅花为题,描写了梅花的风韵,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裹:包。 妙质:指梅花的清香、美丽、高洁的品性。 一襦:古代的一种上衣。这里代指冬天穿在身上的衣物。 陈三辈:指陈三郎,刘克庄之弟,曾三次中进士,故称。 赏析:
【注释】 1. 百咏:宋时一种诗歌体裁,即咏物诗。 2. 穷儿观异宝:穷困之人看到奇珍异宝。 3. 上帝:指天帝。 4. 荒山底处生珠藏:在荒山的底部生出珍珠般的宝藏。 5. 蓬户居然扁玉清:用破草房竟然能做成清丽脱俗的玉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和刘后村的《梅花百咏》中的一首,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全诗以"梅"为题,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梅花的美丽、高贵、坚韧、纯洁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