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烈
炼魔石 仙人堂下路嵯峨,密树牵衣伛偻过。 身到夹峰穿穴蚁,面临圆石乘潮鼍。 孤僧打七经风雪,众客参三畏薜萝。 岂为炼魔来此地,诗魔翻恐更增多。 注释: 1. 炼魔石: 指的是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石头,传说能够驱除妖怪邪气。 2. 仙人堂: 古代道教或佛教中的道观,供奉有仙人、神仙等形象。 3. 路嵯峨: 山路曲折蜿蜒,山势高耸。 4. 密树牵衣: 树木茂密遮天蔽日,阳光难以穿透
诗句释义及赏析 欲至大安寺不果 - 关键词:欲至、大安寺 - 注释:表达了诗人对大安寺的向往和渴望。 - 赏析:诗人表达了对大安寺的深厚情感,但未能实现前往的愿望,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遗憾。 登陟犹馀济胜才 - 关键词:登陟、济胜才 - 注释:形容诗人具有攀登高山的能力,也暗示了诗人在文学或学问上的成就。 - 赏析:这里展现了诗人不仅具备攀登高峰的勇气,还拥有深厚的学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描绘了大安寺的壮丽景色。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再入千山游大安寺 这句诗表明了作者再次进入千山之中游览大安寺的情景。千山指的是连绵不绝的山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深箐层崖蛇虎居,短衣匹马过来初。 这里描述了大安寺所在的环境。深邃的丛林和层叠的崖壁中,隐藏着许多像蛇和虎一样的动物,而穿着短衣、骑着马的人从这些地方经过,显得非常初来乍到。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诗中的关键词有“吐符应生”、“磨崖”、“三百年”、“降岳”、“文宗”、“峰头”和“王业”。下面是这首诗的解释: 1. 首句“吐符应生”,意为吐出符文,预示吉祥之事即将发生。这是诗人对某种预兆或征兆的描述。 2. 第二句“磨崖深刻字青苍”,描绘了岩石上的文字非常清晰深刻,颜色为青色。这一句描述了文字的形态和颜色,增强了诗句的视觉效果。 3. 第三句“三百年来义莫详”
这首诗以观音阁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修行的深刻感悟。 履险如夷藉此心,从容身已到高岑。 【注释】:这里“履险如夷”是指行走在险峻的环境中,却能保持平静的心态;“此心”指的是内心的平和与安宁;“高岑”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整句诗的意思是说,有了这种心态,就可以从容地到达高山之巅。 钵盂历历来丹灶,鹦鹉翩翩向竹林。 【注释】:钵盂是僧人常用的容器
香岩寺 注释:- 峰峦览尽兹为秀:指香岩寺周围的山峦一览无余。 - 浓淡由来本色兼:指自然景色的浓淡变化,其本质是统一的。 - 画笔谁能工透瘦:意指没有人能够用画笔描绘出这种通透而纤细的美。 - 雨窗恰好称廉纤:在雨后清新的窗户前观赏,正合适形容景物的细腻和轻盈。 - 棋临沧海千年局:比喻时间之长,如同棋局一样历经岁月。 - 石炼红尘百丈炎:石头经过长时间的磨炼,表面变得光滑。 -
【注释】 祖越寺:即祖越寺,位于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唐代名刹。 天工亦幼哉:指造物主的神奇工艺,也是很年轻的。 七圣:传说中七仙女。 蜀道五丁开:《蜀都赋》:“五丁力士开地。”后因以“蜀道五丁开”为蜀地开通道路的典故。 冈迥鸟边去, 洞深秋气来:山冈高远,鸟儿飞出天际;深山幽洞,秋色透进来。 自无颠倒念, 不上炼魔台:自己没有颠倒的想法,不去修炼魔性的场所。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题郁州崇安县玉虹洞》,全诗如下: 吐符应生 绣衣题刻郁崇冈,铁画端严历岁长。 降岳文宗周大雅,吐符词铸汉中郎。 应惊翠巘横坤轴,岂识飞神出震方。 注目峰头思一解,濯缨泉水自汤汤。 注释: - 吐符应生(吐符:吐出符咒): 吐出符咒,产生感应。 - 绣衣:古代官员的官服,以丝线绣成图案或文字,代表官职和身份。 - 降岳文宗:指皇帝亲临,对国家大事有重大影响的时期。 -
来鹤亭 襄平城郭近山垠,丁令归时华表存。 五刹不闻留姓字,千年何独觅儿孙。 灵波渺渺云烟幻,僧塔累累草树繁。 谁共青山不生灭,鹤来应为问真源。 【注释】襄平:地名,今辽宁辽阳,有古迹遗址。丁令:指丁令威,相传为辽东人,学道成仙,后化鹤归来。五刹:指佛教建筑的五种形式。“五刹”是佛寺的一种称呼,包括殿堂、楼阁、廊房等建筑物。“五刹不闻留姓字”,意为寺庙中没有留下什么名字。留姓字:在寺庙中留名
【注释】 咏千山诗二首:这是作者在康熙四十八年至四十九年间(公元1709—1709年)所作的一组七言古诗。 高山天作帝王州,长白尊居望莫由。 一石一泉皆化育,千华千顶孰雕锼。 水无四渎原依海,山不三公岂屑侯。 擅胜生辉应有日,豳岐翘首翠华游。 【赏析】 《咏千山诗》是诗人对千山美景的赞美。第一首写千山之高峻,以高山为天作的帝王州,以长白山为尊居;第二首写千山之秀美,以千花为千顶,以水为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