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堂下路嵯峨,密树牵衣伛偻过。
身到夹峰穿穴蚁,面临圆石乘潮鼍。
孤僧打七经风雪,众客参三畏薜萝。
岂为炼魔来此地,诗魔翻恐更增多。

炼魔石

仙人堂下路嵯峨,密树牵衣伛偻过。

身到夹峰穿穴蚁,面临圆石乘潮鼍。

孤僧打七经风雪,众客参三畏薜萝。

岂为炼魔来此地,诗魔翻恐更增多。

注释:

  1. 炼魔石: 指的是一种具有神秘力量的石头,传说能够驱除妖怪邪气。
  2. 仙人堂: 古代道教或佛教中的道观,供奉有仙人、神仙等形象。
  3. 路嵯峨: 山路曲折蜿蜒,山势高耸。
  4. 密树牵衣: 树木茂密遮天蔽日,阳光难以穿透,仿佛在拉着衣服行走。
  5. 伛偻: 弯腰驼背,形容走路时身体前倾的样子。
  6. 夹峰: 两山之间的狭窄地带,地势险峻。
  7. 穿穴蚁: 指蚂蚁在岩石缝隙中穿行。
  8. 圆石: 形状圆润的石头,可能是由于长时间的水流冲刷形成的卵石。
  9. 乘潮鼍: 乘船或坐船时,水波汹涌,如同鼍(鳄鱼)在水中游动。
  10. 孤僧打七: 指僧人在寺庙中打坐修行,七天为一轮,又称禅七或坐七。
  11. 经风雪: 经历风雨雪霜,比喻经历艰难困苦。
  12. 众客参三畏: 众多宾客参加各种宴会和聚会。
  13. 畏薜萝: 畏惧攀援,不敢接近。
  14. 炼魔: 修炼法术,驱除妖魔。
  15. 诗魔: 指诗人创作的灵感,有时过于丰富而难以控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自然风光图,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仙人堂下的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仙人堂下路嵯峨”,便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仿佛走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接着,“密树牵衣伛偻过”描绘了山路的崎岖险峻,以及树木茂密的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静谧而美丽的山林之中。

接下来的两句“身到夹峰穿穴蚁,面临圆石乘潮鼍”,则是对具体景物的生动描绘。诗人用“穿穴蚁”来形容山间的小路曲折蜿蜒,如同蚂蚁在岩缝中穿行;而“圆石”则给人以坚硬、光滑之感,仿佛是经过长时间水流冲刷形成的卵石。这些细节的描写,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感更加强烈。

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孤僧打七”和“众客参三畏”这样的典故,既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高雅脱俗。最后一句“岂为炼魔来此地,诗魔翻恐更增多”,则是诗人的一种感慨和自我反思。诗人似乎在感叹自己为何要来到这里,同时也担忧自己的诗歌创作会因为这里的美景而变得更加繁复多变。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仙境般美景的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深刻认识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