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觐
何云从萧殿臣二戚谊招饮一首 难得嘉名似太真,风流不减洛川神。 红妆引烛三更艳,白雪飞声四座春。 薄命未知团扇恨,芳年正值破瓜辰。 因他面傅何郎粉,又恐萧郎是路人。 注释与译文 注释: - 难得嘉名似太真:难得的好名声如同美女杨贵妃一般。 - 不减洛川神:风采不亚于洛阳的神仙。 - 三更艳:深夜时分依然光彩照人。 - 白雪飞声四座春:宛如雪花飞舞的声音让全场春意盎然。 - 薄命未知团扇恨
君历周朝定几秋, 生来白发已盈头。 五千道德丹经秘, 百二函关紫气留。 也共尼山同载笔, 今番海屋又添筹。 青牛花外归何处, 昨见天河饮上流。 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每一部分: 1. 君历周朝定几秋:这里用“君历周朝”表达了一种历史长河中的永恒感,同时也点明了时间之长与历史的深远。而“定几秋”则是对这段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感慨与沉思。 2. 生来白发已盈头: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形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普陀山寺时所写。首联“普陀山外湿云流,马上经行取径幽”,写自己从山脚到山顶一路上的所见所感。普陀山位于杭州湾东南,为舟山群岛中最大岛,主峰佛顶山上,有著名的普济寺。普陀山多云雾,故有“普陀佛国”之称。诗人由普陀山出发,一路经过山脚下的村庄,来到山上,只见山外雾气缭绕,山间小路曲曲弯弯。 第二联“梵宇飞空攒宝树,灵湫不泄守潜虬”
注释: 落花二首: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共两首。 尽教清昼自舒长,争奈春光费较量。 尽教:尽都。 清昼:美好的白昼。 舒展:伸开,张开。 春光:春天的美好景色。 费:浪费。 较量:比较。 争奈:怎奈,无奈。 全铺径:全部覆盖在小路上。 别院桐阴半拂墙:别院的梧桐树荫部分地覆盖着墙壁。 夜来风雨过,何堪扫地尽文章:昨天晚上刮了一场大风,把地上的花瓣扫得干干净净,真是不堪回首啊! 赏析:
乙亥九月九日纪事诗四首花萼惊风尽此番,已看秋色老椿萱。 空将无死嗟予季,多为尊师谓我昆。 长逝魂兮安所适,生来命也复何言。 从前书画擎双管,化作虬松拱墓门。 注释:乙亥年(即公元1195年)九月九日的纪事之作,共有四首。前两句写秋风扫过花朵,已经看到秋天的颜色和衰老的椿萱。后两句是说,我只有感叹自己年纪渐大,而没有死的恐惧。我常常被尊师重道的人称为学生或弟子,所以我经常感叹自己的年龄比老师要大
乙亥九月九日纪事诗四首秋风落叶感星霜,辜负韶光春梦长。 砚北随兄供笔墨,厨东呼嫂问羹汤。 劫当桓景都归命,礼据檀弓可勿殇。 他日登高临眺处,天涯布奠一倾觞。 注释: 乙亥:即乙亥年,这里指的是农历乙亥年,也就是宋高宗建炎四年;九月九日:指重阳节;纪事诗:记叙诗人在某一特定事件或时节中的思想感情和所经历的事情的诗歌。 秋风落叶感星霜,辜负韶光春梦长。 译文: 秋风中,叶子落下,感叹时间流逝
【注】 感遇:诗人在长安时有感于世,写下了这首诗。清福神仙望已休,家山郁郁此勾留;文章岂为求知已,兄弟无缘共宦游:诗一开头,诗人便以清福神仙自比,说自己已经功成名就,不再追求名利,只希望过上清闲自在的生活,于是只好把家眷留在京都,自己回到家乡,过着隐居的生活。 往日名途堪屈指,中年人事费持筹;文章岂为求知已,兄弟无缘共宦游:诗人回忆起过去,感叹自己年轻时为了功名事业,到处奔波,历尽艰辛
【诗句】 回首流光十五年,千金一刻总徒然。 当时无故谁知乐,弥月多菑更可怜。 今日乍醒前日梦,他生难必此生缘。 啿嗟不幸遭阳九,惊雁离群叫暮天。 【译文】 转眼间十五年已过去,曾经的欢乐瞬间化为乌有。 当初没有预料到会有这么多的麻烦,如今却感到更加可哀。 今天突然醒来,回忆起过去的梦境,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 真是不幸啊,遇到了灾难性的时期,像惊雁一样离开了同伴,在黄昏的天空中悲鸣。
这首诗是杜甫的《新婚别》,下面是诗句的意思和翻译,以及相应的注释和赏析: 卢家少妇近如何,只恐无愁愁复磨。 卢家的少妇最近怎么样了?只怕她没有忧愁,又要去烦恼(忧愁)了。 羽檄传来丹凤阙,烽烟直上白云窝。 战报像飞箭一样从远方传递过来,烽火一直烧到白云般的高山之上。 露行春陌惊魂渺,草没荒城战骨多。 在春日的小路上行走时,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让人感到害怕(战魂难安)。荒废的城池里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天的某个日子,对友人缪梅澥的寄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疏慵无计遣韶光,饮酒游山学孟阳。 - 疏慵无计:形容诗人心情懒散,无事可做。 - 遣韶光:打发时间,度过美好的时光。 - 饮酒游山学孟阳:通过饮酒和游览山水来消磨时光,效仿孟浩然的生活方式。 2. 得意逢场皆露电,生来憎命岂文章。 - 得意逢场:意指在适当的时刻展现出自己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