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友芝
解析: 1. 寄子尹镇远:此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祝福。 2. 贵西远卸三日宫:描述了诗人在贵西地区处理政务三天的情况。 3. 奚囊剩贮朱提山:奚囊是古代一种小袋子或口袋,这里指诗人携带的物品。朱提山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名或山脉,象征着诗人的财富或地位。 4. 归鞍未解檄东去:表示诗人还未离开,仍在处理公务。 5. 去傍潕溪溪上路:潕溪可能是一条小河或溪流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和手法赏析。解答此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访溪上故人”“遂过禹门山”等关键信息判断是一首山水田园诗。全诗描绘了一幅幽静清远的山水画面。首联点明地点,交代了游赏的目的地——禹门山;颔联写到达后所见:重门敞开,交树相掩,初入幽深之处,只见青崖峭壁,疏光延延,洒落衣袂,晶莹透亮;颈联描写了游赏者在山中行走的情景:萝风拂面,不断吹动着游赏者的头发、衣袂,沙雾笼罩山间
天池留似尹云帆兄弟 众山环绕的天池,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 呀然峥嵘间,趣与江湖永。 分源道双壑,积气孕九井。 汪茫浸空翠,袅窕陷云影。 来游例经宿,随候有佳骋。 残炎东洞豁,澄虑西龛静。 揽要失新疲,钩遗补前领。 斜风浅深皱,落月参差商。 过雨续圆纹,浮烟冒长璟。 山人足虾蚬,盘饤错菱荇。 早稻扑初香,迟荷驻余靓。 灌输启骈门,唐宋此封埂。 盗田惜旧葑,坏磡冀新整。 来情约群鸥,别绪绾诸岭。
【诗句释义】 1. 风声断潜江,雨气暗云梦。 译文:听到的只是风声和雨声,仿佛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只能通过云来感受到远方的景象。 2. 千帆一时落,寸步不得送。 译文:无数的船只突然都停下来了,我只能在这里寸步难行。 3. 椓柯摇自拔,束柁稳犹弄。 译文:用力摇晃着树枝试图自己摆脱束缚,但船舵却依然在手中稳稳地操控着航向。 4. 摆簸彻深宵,伊鸦杂喧冻。 译文:夜晚里船只摇摆不定
【注释】 人日:农历正月初七,古代以牛、羊、狗三生肖作人年的象征。 抵樊城:到达樊城。 羊叔祠:羊祜祠,在湖北襄阳市南。 月升:指月亮升起。 春镫:即元宵灯。 樊侯城里:即樊城。 鱼龙变几层:喻变化多端。 长驿:驿站很长。 疲舆:疲惫的车马。 人日:《岁时记》说:“人日仲春初五日。” 官渡昏昏唤不应:指官渡一带的天气昏暗不明。 【赏析】
荆门雨后谒陆子静祠观蒙泉 剧暑暂以收,晴鸠唤犹涩。 人侵野潦去,树抱残云湿。 幽幽叩藤萝,踽踽惬间寂。 山光落户牖,空翠若可摘。 我行发隆冬,徂夏不遑息。 宁知静翁静,适与劳者适。 溪流何浑浑,山泉自清激。 遥遥宇宙内,心理俨可识。 当时牛刀手,游仞乃余力。 物情各怀新,犹疑奉颜色。 逐句释义: 剧暑暂以收,晴鸠唤犹涩。 炎热的夏天刚刚过去,晴朗的太阳刚落下,鸣叫的黄莺还在啼叫。 人侵野潦去
解析 诗句注释:- 辰州立春:描述的是辰州的春天来临,立春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 彩胜云翘映碧汀:彩胜指彩绘的装饰物,云翘指的是像云一样飘逸的饰物或衣服,这里的“映”暗示这些装饰物随着春天的到来而更加鲜明。碧汀指的是绿色的水边平地,彩胜和云翘映照在碧绿的水面上,增添了春天的美丽。 - 春声残岁讶先听:春天的声音在一年中还处于未被完全感受的阶段就已经被听到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刘克庄。诗中描述了诗人自施秉放舟至镇远的所见所感,以及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 首句“眼谢飞电激,耳续怒雷哄”,描绘了诗人乘坐小船在江面上疾行的场景。眼睛看到闪电般的速度,耳朵听到如雷般的轰鸣声,形容船只行驶的速度之快。 第二句“前山戢首揖,后岭折腰送”,描绘了诗人看到前方的山峦如同低头致敬的样子,而后面的山岭则如同弯腰送别的样子
【解析】 这是一首题咏桥的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写桥的形制和气势,后两句写桥的地理方位及历史传说,末句以“独怜”二字收束全篇。 “葛镜桥”即“葛镜驿”,是古时通往贵州的必经之地。诗人从桥的建筑特色、地理位置、历史传说几个方面来写。 第一句:“夹立两崖如削成,俯窥江水黯无情。”这里描绘了一座雄伟的石拱桥,它横跨在峭壁之间,犹如天然雕成的一样。桥下湍急的江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一片片晶莹的水光
注释: 1. 白水南流送客行,西移沙岸复东倾。 译文:白水流向南送别远行的人,向西移动沙岸后又向东倾倒。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白水在旅途中的景色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受。白水是一条河流,它向南流去,象征着远行的方向。而当诗人离开时,河流又向西移动沙岸后又向东倾倒,形象地描绘了离别时的不舍和无奈。 2. 十年村落生兴废,百里蒹葭管送迎。 译文:十年来,村庄经历了兴衰变化,百里间蒹葭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