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道腴天不械,穷达从所务。 译文:道法滋养如甘露,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应顺应本性。 注释:这里的“道”,可能是指道家或道教的道理;“腴”指滋养、滋润之意;“械”指束缚或限制。整句的意思是说,遵循自然的法则,无论是贫是富,都应该顺应自己的本性。 2. 抱器各有宜,深惭五石瓠。 译文:拥有不同才能的人,应该找到各自合适的位置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和生活的美。诗人通过描绘芝草、桃树、露葵、朝槿等植物的生长变化,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 1. 一岁芝三秀,千年桃始花。 - “一岁芝三秀”指的是一年的芝草可以有三次开花,“千年桃始花”则是指千年的桃花才开始开花。这两句诗表达了生命的奇迹和时间的流逝。 2. 徘徊迟速间,椒庭问仙家。 - “徘徊迟速间”描述了植物生长的速度和方式
【注释】 瘴山:指热带山林,因多瘴气而名。胚胎:比喻毒物或邪气。穷阴:指昏暗的天气。堆枯煤:指阴暗无光。赤日沈为死灰色:太阳变成暗红色的死灰色。劲风万古无由开:形容山势陡峭,风吹不进,仿佛永远关闭着。长河:这里指江河。清且旨:清澈透明。化为碧血与鸩浆:形容被瘴气污染后,河水变得像碧血般有毒,喝下去就像喝鸩酒一样危险。黄茆(mao茅):一种草。岛民:指居住在海岛上的人。飞禽
【注释】 筱岫:诗人自号。 书室墙侧植竹一枝,至秋倏生十笋,蓊然成林,为之一快:在书房的墙上种一棵竹子,到了秋天,突然长出十棵竹笋,茂密地生长起来,让人感到很高兴。 墙下种青玉,亭亭惟一竿:在墙角下种上一块青玉石,只有一根竹子高。 对此孤竹君,珍重同琅玕(láng gān):面对这孤独的竹子,珍惜它就像珍视美丽的玉石。 渡海不忍别,挥杯与盘桓:我不忍离开,举杯畅饮以表达我的留念。 慇勤属长须
【注释】 1. 放怀:抒发胸怀。 2. 其四:是第四首。 3. 树轮糺空谷:树的年轮盘绕在空旷的大谷中。 4. 木皮有安居:指树林里的树木可以提供栖身之所。 5. 今也羁海甸,浮家亦自如:现在被囚禁在海疆,也可以像浮在水面上一样生活。 6. 御穷琴瑟友:以琴瑟来娱乐自己,抵御贫穷。 7. 集裳采芙蕖:穿着衣裳去采摘荷花。 8. 溪毛芼春节:在小溪边采集毛豆,做菜时用它来调味。 9. 菜甲湘为菹
澎湖 七十二屿称澎湖,沧溟万里开荒涂。 屿屿盘纡互钩带,洪波割据成方隅。 东西二吉门户壮,将军之澳为中区。 雄师镇压马宫汛,天然犄角中邦无。 其馀赋形非一状,纷陈簠簋兼盘盂。 蛟蛇拳曲龙隐见,狮象蹲踞僧跏趺。 诸流回澓舟难入,逆帆欲泊兴嗟吁。 百折终成触嶕势,狂澜反走如亡逋。 有时无风水澄镜,咫尺胶固谁能逾。 巨舸理不任篙楫,束手待敌甘为俘。 汪洋指南争此土,既到往往遭艰虞。 昔日王师事征讨
注释: 巨蛇吞鹿歌:指大蛇吞噬小鹿。 一岛三千麋鹿场,甡甡出谷如牛羊。 台山不生白额虎,族类无忧牙爪伤。 野有修蛇大于斗,飕飕草木腥风走。 气腾火焰喷黄云,八尺斑龙入巨口。 九岐璚角横其喉,昂霄下咽膏涎流。 狞蕃骇兽不相贼,奔窜林莽争逃钩。 我闻巴蛇吞象不烦咬,三岁化骨何阴狡。 尔鹿尔鹿甚微细,此蛇得之应未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大蛇吞食麋鹿的场面
这首诗描绘了海客与文士的对话,他们谈论仙道之事。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如扶桑、咸池、灵璅等,都与仙道有关。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如行见苍梧野、舟气柁风寡滞迹等,都富有诗意。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海客与文士谈仙:海客与文士(或称仙人)在讨论仙道的事情。这里的“谈仙”可以理解为他们在探讨如何达到仙界的方法或境界。 2. 扶桑欲总辔,咸池先饮马:扶桑是东方的神话,代表日出之地
【注释】: 杂谣十首:即《杂诗》十二首。 杂:杂乱,不纯。 奚(xī)取于直针:用直针捕鱼,不如用网。比喻用直截了当的办法不如用委婉含蓄的办法好。奚:何,为什么。 焉用夫一目:何必用一只眼睛去观察呢?焉:何,怎么。 寸筳(yǎn yuè):短竹简,用来记事的竹器。 安:怎么,哪里。 撞洪钟:用一根短竹来敲打大钟,发出的声音很小,不够响亮。比喻小才小德不足以成大事。撞:敲。 尺木岂能支夏屋
【注释】 杂谣:杂乱的谣曲。方水:指方形的大水。圆折:像圆珠一样的水波。聆龙暩渊:形容水势浩大。凤窥穴:像凤凰一样窥视洞穴。吸吸:形容水流声。阳坡草短卧牂羊:阳光下的山坡上长着短草,象躺卧的羊一样。阳坡:阳光照到的山坡。牂(zāng)羊:一种大羊。阴壑泉枯行跛鳌:在山涧中泉水枯竭,象跛脚的鳖爬行。阴壑:山涧中的沟壑。跛鳌:一种爬行动物。 【赏析】 此诗为汉乐府《杂歌谣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