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钩奚取于直针?鸟罗焉用夫一目?寸筳安可撞洪钟?尺木岂能支夏屋?
我独胡为在荒服?寒蝉不鸣雌鸡伏!

【注释】:

杂谣十首:即《杂诗》十二首。

杂:杂乱,不纯。

奚(xī)取于直针:用直针捕鱼,不如用网。比喻用直截了当的办法不如用委婉含蓄的办法好。奚:何,为什么。

焉用夫一目:何必用一只眼睛去观察呢?焉:何,怎么。

寸筳(yǎn yuè):短竹简,用来记事的竹器。

安:怎么,哪里。

撞洪钟:用一根短竹来敲打大钟,发出的声音很小,不够响亮。比喻小才小德不足以成大事。撞:敲。

尺木岂能支夏屋:用一根短木棍怎能支撑起夏日的房屋。比喻才能有限,不能担当重任,或不能胜任某项工作。

我独胡为在荒服:我独自到荒僻的地方干什么?我独:独自。胡为:为何。荒服:荒僻之处。

“寒蝉”句:寒天里没有声音的蝉,春天来了就鸣叫。雌鸡:母鸡。伏:藏。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游历边城后所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以议论的形式,抒发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前四句写诗人对于直率做事方法的否定。“鱼钩奚取于直针?”直针虽直,但无法捕鱼,喻意做事情要讲究方式方法;“鸟罗焉用夫一目?”只用一只眼观察,也看不到真相,喻意做事不能只看一点而不见全貌;“寸筳安可撞洪钟?”一根短竹简怎么能敲响大钟?喻意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抵不上众人的力量。这三句都是说做事要有技巧,不能一味蛮干;同时,这三句都暗含着“我独”二字,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情。

后四句写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我独胡为在荒服?”诗人来到边远荒僻之地,心中不免有些失落与孤独;“寒蝉不鸣雌鸡伏”寒天里没有声音的蝉,春天来了却能鸣叫一声;“我独”两字又回到了前面,说明诗人是在孤身一人地寻找理想生活状态。最后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则是诗人理想的实现。他希望建立一个广厦千间,庇护天下贫苦百姓的理想社会,让天下寒士都欢欢喜喜地生活在其中。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的抒情诗,诗人通过议论和抒情结合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