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囊学道远辞家,白舲黄犊走天涯。
观海奚止九云梦,入山不啻千袤斜。
安能飘飖游八极,奇肱国驭从风车!
杂谣十首
担囊学道远辞家,白舲黄犊走天涯。观海奚止九云梦,入山不啻千袤斜。
注释:扛着袋子去学习道教,远离家乡。白色的船和黄色的小牛在海上飘荡。看大海怎么能仅仅局限于九云梦的海域,进入山林怎么能不到千亩的坡地。怎么能在天上飘荡,像八极国驾驭风车那样自由?
赏析:
此诗是《杂谣十首》的第一首。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远方世界的向往和好奇之情。
“担囊学道远辞家” 描述了诗人为了追求更高的理想而离家学道的情景。“担囊”指携带行囊,即诗人带着行囊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学道”则表明了他追求的是道家的学问和修行。“远辞家”说明他为了追求更高的理想,不惜离家千里。
“白舲黄犊走天涯” 描绘了诗人乘坐白色船只和黄色小牛在海上漂泊的画面。“白舲”和”黄犊”都是古代的交通工具,这里用来形容诗人乘坐的船只和马的颜色和状态。“走天涯”则形容他们行驶的方向是广阔的天际边。
“观海奚止九云梦” 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渴望。“观海”指的是观看海洋,“奚止九云梦”则是说不仅仅是九云梦的海域,而是更加辽阔的海域。
“入山不啻千袤斜” 表达了诗人对于高山的向往和挑战的欲望。“入山”指的是攀登高山,“不啻千袤斜”则是表示他的登山之路是无止境的,就像千亩的山坡一样。
“安能飘飖游八极” 表现了诗人对于更高境界的追求。这里的“八极”指的是天空中的八个方位,代表着无限的空间。“安能飘飖”是说怎么能在天空中自由飘荡,不受拘束。
“奇肱国驭从风车” 描绘了诗人对于奇异国度和奇特技术的向往。“奇肱国”是一个传说中的国家,其人民拥有神奇的技术和工具。“驭从风车”则意味着他们可以驾驭自然的力量,如同风车一样运转自如。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追求高远理想的情感世界。他不畏艰难,勇敢前行,展现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