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伐檀日已曛,檕迷驳马还当分。
朝光满盈明四目,胸罗万镜当人群。
鱼龙出没吁可怪,丛岛攒峰云出云。
杂谣十首
上山伐檀日已曛,檕迷驳马还当分。
朝光满盈明四目,胸罗万镜当人群。
鱼龙出没吁可怪,丛岛攒峰云出云。
注释:山上砍伐檀树已经黄昏了,马匹在岔路口分道扬镳。早晨的阳光普照大地,明亮的眼睛可以看清四周。鱼龙在水中出现,让人惊讶不已;群山连绵起伏,云雾缭绕。
上山伐檀日已曛,檕迷驳马还当分。
朝光满盈明四目,胸罗万镜当人群。
鱼龙出没吁可怪,丛岛攒峰云出云。
杂谣十首
上山伐檀日已曛,檕迷驳马还当分。
朝光满盈明四目,胸罗万镜当人群。
鱼龙出没吁可怪,丛岛攒峰云出云。
注释:山上砍伐檀树已经黄昏了,马匹在岔路口分道扬镳。早晨的阳光普照大地,明亮的眼睛可以看清四周。鱼龙在水中出现,让人惊讶不已;群山连绵起伏,云雾缭绕。
诗句逐句释义与赏析 1. 闻道鸡笼屿 - “闻道”表示听说或得知,“鸡笼屿”是台湾的一个地理名称。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听闻关于鸡笼屿的消息时的心情。 2. 孤城莽荡间 - “孤城”指孤立无援的城镇或堡垒,“莽荡间”表示周围环境荒凉、空旷。 - 这句诗描绘了鸡笼屿上的景象,给人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 3. 毒磺糜白石 - “毒磺”是一种有毒的矿石,“糜白石”形容这种矿石对白石的腐蚀作用。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春信入边城”:春天的消息传入了边疆的城堡。 2. “东移斗柄横”:北斗星在东方移动,斗柄倾斜。 3. “势欹河汉直”:北斗星的运行使得天河显得更加笔直。 4. “光回夜潮平”:夜晚的潮水平静,反射出星光。 5. “望阙瞻云地,三年万里情”:望着皇宫仰望云端,心中充满了离别之情,已有三年未归。 6. “此中占气象,天海共澄清”:在这里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天地间共同清澈明朗。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与主旨的理解。解答此题,要借助对诗句的赏析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一室难为理”,是说屋舍简陋,生活艰苦;“卑栖傍草莱”是说居住在荒野之中,生活条件十分恶劣,难以料理家务;“秋衣炎未著”,是指秋天的衣服还没有做好,天气还很炎热;“夜户瘴难开”,是说夜晚的门户难以打开,因为外面有瘴气;“肘腋防蚊患”是指为了防止蚊子叮咬,需要用布条将胳膊包起来
【注释】 延:延长。新县:即新城县,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县东。旧营:指凤翔府的军营。三载:三年。廛:住宅。 鼓角:战鼓和号角。知:了解。 【赏析】 这是一首纪实诗。作者于宝庆元年(1225年)至四年在陕甘地区任官,其间曾两度到过凤凰山一带任职,此诗当为其第三次赴陕甘时所作。首二句写山光延及海色,点明诗人的行踪与时间。第三句写自己三年来任官吏职,所居之地不过是小小的住宅。第四句写自己居官虽短
【诗句释义】: 1. 山家:指隐居山林的人家。 2. 地僻任耕凿:由于偏僻,任凭自己耕种劳作。耕凿:耕种、开凿。 3. 山深无是非:因为山深,所以没有人和我争执是非。 4. 檐前朝露注:屋檐下,早晨的露水像珠子一样滴落。 5. 林外海云归:树林外面,大海中的云彩归来。 6. 鹅鸭晨欢队:清晨,鹅和鸭子在一起嬉戏。 7. 豝豵夜突机:傍晚,猪和羊在夜里突然冲撞起来。 8. 官符从不到
【注释】 田家:诗人自注:“时年旱,作此。”燠:通“暖”,温暖。儳:偏僻。洋:稻田。耗:消耗。芟:割草。香粒:即香稻,一种优质大米。蒲囊:用蒲草编成的口袋,用来盛米。文:地名,今河南邓州一带。长镵:指农具。 译文 农家在炎热的季节多种植庄稼,农民移民到荒凉的地方努力耕作。 稻田里只等着雨水的滋润,稻子不需要收割后除去杂草。 香稻比豆类的米还要大,蒲袋小做成了袋子来装。 剩下的粮食是好的山药
注释: 结茅荒屿外,业就水为田。 艐侣分潮路,𦊓旂散海烟。 盐将孤艇待,网藉百夫牵。 岁晏输公毕,风波自有仙。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渔家生活的诗,通过描绘渔民的生活场景和劳作过程,展现了他们对大海的依赖和敬畏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尊重。 首句“结茅荒屿外”,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渔家的住所,即在荒岛上搭建简陋的茅屋。这种生活虽然艰苦
【注释】1.深宵:深夜2.寂寞:孤独。3.萧骚:凄厉悲凉之声4.风乱:风声扰乱5.潮平:潮水上涨6.月影高:月亮的倒影高悬7.虫声:蟋蟀叫声8.低:小9.露气暗侵袍: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10.空令改二毛:白白地增加了我的白发 【赏析】此诗为夜宿孤馆而作,首联写诗人深夜独宿孤馆的情景;第二联写诗人在寂静的夜中听到蟋蟀和潮水的声音,感受到秋夜的凄清与萧瑟;第三联写诗人看到月光从窗缝中照进来
下面是对这首诗《沅真、纪常、筱岫诸弟日有文会,偶成二律,用张其军 其二》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騕袅行来健:形容马匹奔跑时矫健有力。 - 娉婷嫁后妍:形容女子美丽娇艳。 2. 译文: - 马儿行走时显得强健有力,新娘出嫁后更加美丽动人。 - 相知千载上,会意一樽前:表示与朋友们长久的友谊和深厚的情感。 - 南徙天为路,东之海是川:表达希望和朋友一起向南迁移,探索更广阔的天地
诗词翻译: 沅真、纪常、筱岫等人的弟弟们每天都文会,偶尔写成了两句律诗,用来激励他们的军心。 逐句释义及关键词注释: 桴鼓催文战,兄难弟亦难。 - 桴鼓:古代作战时用鼓和号角来指挥军队的工具或声音。这里比喻为文战的鼓声。 - 文战:此处可能指文学战斗或文字战争。 - 兄难弟亦难:兄长有困难,弟弟也难以幸免。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弟弟们文战中的艰难处境的同情与理解
春日农圃言 步入西园中,三径被苔藓。 瓜叶尽绵蛮,归心欣欲展。 老圃为我言,此乐良不浅。 注释:走进西园的小路,被绿色的苔藓覆盖。瓜叶已经变得绵软无力,归家的心情非常高兴,想要展开心扉。 瓜田初辟时,滋蔓甚繁衍。 子母互钩带,陆离灿朝睍。 注释:瓜地里刚开辟时,藤蔓生长很快,茂盛而繁复。瓜藤和瓜叶相互勾连,色彩斑斓,在早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凿破水晶寒,琢成红玉软。 远产珍先时,岁输例常典
【注释】 言:诗。 老农饮春酒,向客舞婆娑:老农喝了春酒,在宾客面前起舞。 手中执双壤,将以歌太和:手里捧着两把泥土,准备唱歌歌颂太平。 我豕突阴壑,我牛砺阳坡:像猪那样在暗地里猛冲,像牛那样在阳光里磨砺。形容人刻苦耐劳。 鹅黄鸭头绿,池平水不波:鹅黄色的荷花,鸭子头上青绿色的羽毛,池塘水面上没有波浪。 二月刈新麦,三月布新禾:二月割麦子,三月插秧稻。 一丘输五斔,所用未为多:一丘地能种五斗粮食
海东有嘉树,橚矗春庭阴。 坐使江淮客,结想昆仑岑。 素华乱香雪,绿珠纷宝林。 颇闻骚雅贵,不受樵牧侵。 新叶浮翠蒂,故枝攒棘针。 焜煌修贡职,雕饰酬知音。 况乃烟霜质,复此吴越禽。 凯风温白玉,杲日待黄金。 一花已堪把,独树良亦深。 未邀宠兰佩,取足曜华簪。 零落暌幽赏,芬芳偕夙心。 暇日酌君酒,闲谣披我衿。 枳刺徒磊磊,桃实自森森。 楚岸远千里,蜀崖高万寻。 放游悲已昔,遐瞩感自今。
杂谣十首 惟笔有颖剑有锋,附耳之言何从容? 默而微笑甘可悦,联绵奚啻九疑峰。 我生不作嚅嗫语,率尔出口如扣钟。 注释: 1. 惟:只有。笔:指笔尖。颖:比喻敏锐、锋利。剑:比喻锐利。2. 附耳之言:形容亲近、私下里说的话。何从容:为什么那么从容不迫呢?3. 默而微笑:沉默不语时却能微笑。甘可悦:非常令人愉快。4. 联绵:连绵不断的样子。奚啻:难道不是。9疑峰:指九嶷山的山峰。 赏析:
含沙伏蛊,其微甚微,水弩夜夜随行晖。 含沙伏蛊,其微甚小,水弩夜里不断射击。 大人无心,坐观其变,不因鬼物张天机。 大人物无意,静观其变,不借助鬼神施展天机。 要使,蜩蛇遗甲,蜕,鱼兔忘筌蹄。 想要让蝉蛇脱去盔甲,鱼兔忘掉捕网和足蹄。 注释: 1、杂谣十首:指《庄子·外物》篇中的一则寓言故事,大意是说,一个善于射箭的人在野外遇到一只蝉蛇,他用弓射中了蝉蛇的尾巴使它脱落,但蝉蛇很快又重新长出
杂谣十首 担囊学道远辞家,白舲黄犊走天涯。观海奚止九云梦,入山不啻千袤斜。 注释:扛着袋子去学习道教,远离家乡。白色的船和黄色的小牛在海上飘荡。看大海怎么能仅仅局限于九云梦的海域,进入山林怎么能不到千亩的坡地。怎么能在天上飘荡,像八极国驾驭风车那样自由? 赏析: 此诗是《杂谣十首》的第一首。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远方世界的向往和好奇之情。 “担囊学道远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