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衡
注释 与诸昆季言怀 其十二:和朋友们谈论心事。 云际思好仇,引颈劳空望:在云雾缭绕的天边思念着好朋友。 吞响在幽山,名潜理非亢:声音在深山之中回荡。名声隐逸不显扬。 佳卉时一芳,清泉随所向:美丽的花卉不时开放。清泉任从流向哪里, 苕苕孤生桐,何必逢牙旷:孤独生长的梧桐树,何必要追求宽广的高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后所作。他与友人谈心时,常以山林中的景物为题。此诗即写于此时
【注释】 蛊:通“痼”,病。膏血:即膏血虫,一种危害植物的害虫。蚊蚁趁:指蚊和蚂蚁趁人不注意的时候侵入人体。白驹隙:比喻时光易过。黄杨闰:即黄杨木,一种不易被蛀的木材。艰虞:忧患、忧虑。此:指诗中所说的“艰虞”。长梢:指长长的竹竿。维:系。壶乾:指壶口,壶口水流湍急。猎猎风帆迅:形容船行速度快,风吹在帆上的声音就像猎猎一样。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春,诗人任殿中侍御史期间
【注释】: 1.销兵厉海禁:消灭武器、禁止海上走私。 2.两廛无一釜:两个钱袋没有一个锅。指贫穷。 3.迩乃逢宽政:近来才遇有宽松的政令。 4.锄犁满场圃:农具布满田间。 5.颇闻好事人,煆为剑与斧:听说那些好手,把它们炼成剑和斧。煆,用火烧红金属使之变硬;剑是兵器,斧是农具。 6.抒悃三十年:抒发了忠诚之心三十年。 7.馀风犹好武:其余的风尚还是喜欢武艺。 8.愿学一人敌:愿意学习成为一个人敌
【译文】: 鹿场是蕃窟,化成良田。 稻苗似书带,润泽如膏油。 无烦理荒秽,苗盛众草囚。 人力解胼胝,百金买驯牛。 鹅鸭有新喜,豝豵非远忧。 早禾当夏刈,晚田及冬收。 况有甘蔗林,青青满中丘。 可以安作息,失德于乾糇。 摽心对充耳,觏闵夫何尤。 【注释】: 鹿场:指鹿场村。 蕃窟:指番薯地。 良田:好田。这里指番薯地。 书带:古代的一种丝织品,这里泛指稻米。 膏油:指滋润的土壤。 荒秽:指杂草。
注释: 鹅鸭在水梁上啄食藻类,鸿鹄高飞且远。 检查自身行为是否端正,五件圭璋是否不华丽。 无机会就地退休,终叹自己被系在匏瓜上。 每每看见田野里的草又绿了,这个国家不是我的家。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慨。开头两句写鹅鸭戏水和鸿鹄高飞,以自然景物的优美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颔联两句写诗人自省:我是否有所不足之处,以致没有像三公那样的权势地位?是否有些方面做得不好
注释: 1. 村居二十馀日,身在田畴,宜有所慕。乃蓑笠耰锄间不类农家气味,殊足慨也:我在这乡村住了二十多天,虽然身体在田间劳作,但心中却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然而,当我拿起蓑衣和竹帽、拿着农具时,却无法掩饰住自己不属于农民的气质。对此我深感遗憾。 2. 潮人徙瘴海,胸怀若波澜:潮州的人来南方瘴疠之地,他们的心胸宽广如波澜壮阔的大海。 3. 结茆蔽风雨,窜伏良非难:他们在简陋的茅草棚中躲避风雨
厦门登岸 退之欣见蝎,坡老喜闻骡。将毋耳目僻,反使嗜好阿。孤身阻遐域,相逢尽么魔。奉诏遂生还,慰情良已多。恶声与毒物,不忍便撝诃。虽为夙所贱,愈于风与波。蠢蠢且偕意,亲故夫如何。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厦门登上岸的情景。他看到了蝎子这种动物,听到了骡子的声音,感到自己的耳目被排斥在外,反而更加喜欢这种声音和气味。他孤独地站在遥远的地方,遇到了各种妖怪,但他仍然很高兴。皇帝下诏命令他返回
诗句释义与注释- 放怀:此句表达诗人放下心中的杂念,专注于当下。 - 青云写我心:用“青云”比喻高远的理想或志向,表明诗人心中有着远大的抱负。 - 天宇非不远:天宇即天空,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与期待。 - 六合户牖间:六合指的是宇宙四方上下,户牖间则指居室之内,诗人通过这一描述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 虚空万象偃:形容万物在空间中无拘无束,自由生长的状态。 - 室中无一事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闲游羡子园林: - 译文:“我羡慕你拥有如此美丽的园林。” - 注释:园林,指美丽的庭院或花园。 - 赏析:诗人通过羡慕的语气表达了对对方园林的赞美和欣赏之情。 2. 杪秋似初夏,和风正轻靡: - 译文:“深秋的微风像初夏的微风一样柔和。” - 注释:杪秋,指深秋。轻靡,形容风轻柔细腻。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微风拂面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3.
这首诗共八句,按照原诗的格式逐句释义如下: 鲜新薄葵藿,腐朽珍鱼虾。 注释:新鲜如新葵藿,但腐烂如珍贵的鱼虾。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比新鲜和腐烂的食物,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无常和贫富差距的思考。 家贫食三韭,鲑菜宁不嘉。 注释:贫穷的家庭只能吃三种韭菜,但是鲑菜(一种鱼类)一定很好吃吧。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贫苦生活的态度,即使食物简单,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 绮罗朝入市,负戴夜还家。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