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兵厉海禁,两廛无一釜。
迩乃逢宽政,锄犁满场圃。
颇闻好事人,煆为剑与斧。
抒悃三十年,馀风犹好武。
愿学一人敌,日中庭上舞。
纷腾赛水仙,卤莽祀田祖。
招彼下南人,蛮讴击鼍鼓。
纵博自有徒,释耒赴戎伍。
【注释】:
1.销兵厉海禁:消灭武器、禁止海上走私。
2.两廛无一釜:两个钱袋没有一个锅。指贫穷。
3.迩乃逢宽政:近来才遇有宽松的政令。
4.锄犁满场圃:农具布满田间。
5.颇闻好事人,煆为剑与斧:听说那些好手,把它们炼成剑和斧。煆,用火烧红金属使之变硬;剑是兵器,斧是农具。
6.抒悃三十年:抒发了忠诚之心三十年。
7.馀风犹好武:其余的风尚还是喜欢武艺。
8.愿学一人敌:愿意学习成为一个人敌。
9.日中庭上舞:在太阳底下跳起舞来。日中,指白日之中。
10.纷腾赛水仙:纷纷扬扬地像水仙花。
11.卤莽祀田祖:胡乱地祭祀田神。
12.招彼下南人:招引他们到南方去。
13.蛮讴击鼍鼓:南方少数民族的歌声,敲打着兽皮鼓。
14.纵博自有徒:赌博的人自然有一伙。
15.释耒赴戎伍:放下农具去参军。耒,古代的一种农具,形似犁。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期间,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全诗共八句,每句四字,语言平实而富有力量。
第一句“销兵厉海禁”,直接点明主题,表明诗人对于当时的政策感到不满。
第二、三两句“两廛无一釜,迩乃逢宽政”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不满情绪的来源。这里的“廛”指的是钱袋,“釜”则是盛食器,两者都是贫富的象征。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他对贫富差距过大的痛心疾首。
诗人转而描述自己的处境。他虽然身处农村,却仍然怀揣着一颗报效国家的心。他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爱好,去从事农耕工作,以期能为国家做出贡献。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他的诗作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发现国家的形势并没有因为政策的宽松而有所好转。反而出现了更多的问题,如农民的贫困、官员的腐败等。这使得诗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决心要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使得整首诗既富有诗意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例如,“纷腾赛水仙”一句,将农民们忙碌的身影比作盛开的水仙花,既形象地描绘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情景,又展现了他们的生命力和活力。而“挥戈向天笑”一句,则通过描绘战士们挥舞兵器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争胜利的渴望。这些生动的描绘不仅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