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元衡
春日农圃言 步入西园中,三径被苔藓。 瓜叶尽绵蛮,归心欣欲展。 老圃为我言,此乐良不浅。 注释:走进西园的小路,被绿色的苔藓覆盖。瓜叶已经变得绵软无力,归家的心情非常高兴,想要展开心扉。 瓜田初辟时,滋蔓甚繁衍。 子母互钩带,陆离灿朝睍。 注释:瓜地里刚开辟时,藤蔓生长很快,茂盛而繁复。瓜藤和瓜叶相互勾连,色彩斑斓,在早晨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凿破水晶寒,琢成红玉软。 远产珍先时,岁输例常典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诗,共四句。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九皋鹤警露,九尾鸧警霜。 注释:在深深的沼泽地(九皋)中,鹤鸣叫以警告露珠的出现;九尾鸧(一种鸟类)在寒冷的霜降时鸣叫。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两种生物的自然行为。鹤和鸧都是能够感知环境变化的灵长类动物,它们通过鸣叫来传达天气的变化信息给其他同类。这种生存技能展示了自然界中生物间的合作和沟通。 2. 微禽能变化,出群名故扬。 注释
杂谣十首 上山伐檀日已曛,檕迷驳马还当分。 朝光满盈明四目,胸罗万镜当人群。 鱼龙出没吁可怪,丛岛攒峰云出云。 注释:山上砍伐檀树已经黄昏了,马匹在岔路口分道扬镳。早晨的阳光普照大地,明亮的眼睛可以看清四周。鱼龙在水中出现,让人惊讶不已;群山连绵起伏,云雾缭绕
诗句释义 咏怀:这首诗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中原的怀念之情。 1. 中原岂迮陕:中原(指中原地区),岂(难道)迮陕(陕地的阻碍或困难)。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处异地,难以返回中原的无奈和感慨。 2. 南渡乘隆波:南渡(指向南迁徙,可能是指从北方迁移到南方),乘(利用、借助)隆波(大浪)。这句表达了诗人在南迁过程中,利用南方的大好时机,谋求发展的情景。 3. 丹山届炎野:丹山(红色的山)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水光照耀天,亭亭映余心。 长风翻波涛,逝日沉已沉。 藐躬忽忘返,与世共商参。 海中大鸟飞,修翎异凡禽。 在天不厌高,在水不厌深。 异境难久居,栖托常林林。 枯菀相徘徊,中夜哀音生。 注释: 1. 水光练天色:用水光来描绘天空的颜色,形容天空明亮、清澈。 2. 亭亭者余心:亭亭在这里形容人的身材挺拔,余心则指作者的内心或心境。 3. 长风扇横波:长风吹动水面,泛起波纹
赤嵌东山高万丈,金方溟涨天为池。 羲和驾驭火鞭疾,霞车虹靷来何迟! 未旰登台望蒙谷,虞泉下掬临崦嵫。 是日天海明无翳,冉冉崇盖观西驰。 火轮渐低光转近,与海鳞甲交离离。 初没半轮如合璧,神芒百道兼千丝。 骊珠既堕萍实隐,九瀛化冶金镕时。 踆鸟戢翼不我与,烛龙低首焉能为。 阳气接戍便灰死,暡曚晻暧徒逶迤。 巨浪翻空忽腾沸,万烽并举边人疑。 谽呀豁閜舒长影,爚爚震震焚其逵。 烈焰烘云烦煅炼
海东有嘉树,橚矗春庭阴。 坐使江淮客,结想昆仑岑。 素华乱香雪,绿珠纷宝林。 颇闻骚雅贵,不受樵牧侵。 新叶浮翠蒂,故枝攒棘针。 焜煌修贡职,雕饰酬知音。 况乃烟霜质,复此吴越禽。 凯风温白玉,杲日待黄金。 一花已堪把,独树良亦深。 未邀宠兰佩,取足曜华簪。 零落暌幽赏,芬芳偕夙心。 暇日酌君酒,闲谣披我衿。 枳刺徒磊磊,桃实自森森。 楚岸远千里,蜀崖高万寻。 放游悲已昔,遐瞩感自今。
【注释】 青霞:指早晨的朝霞。入修夜:进入深幽宁静的夜晚。流辉:指阳光。闇不扬:指阳光昏暗,不能照耀。万籁:指大自然的一切声音。聋其山:使大山也感到寂静。烟雨生微茫:指细雨蒙蒙如烟雾,一片朦胧。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适:到,去。遐域:远方。行潜:指隐者。名未彰:名声没有显扬。熊虎不受缚:比喻像熊和虎一样不受拘束。龟鱼乐深藏:比喻像乌龟、鱼儿一样隐居生活。随俗非所喜,渐磨良有方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结构。 1. 咏怀:直接表明了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感慨或情怀的诗歌。 2. 树萱以忘忧,采虻本疗郁。:描述了诗人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来缓解忧愁。"树萱"是指种植萱草,萱草在传统文化中被认为具有消除忧郁的作用;"采虻"则指采集马蝇,虽然在医学上可能没有明确的治疗抑郁的效果,但这里可能是借用“马蝇”这一意象来比喻生活中的小烦忧或是暂时的不适。 3. 形骸逾阡陌,思虑殚枯菀
【赏析】 《咏怀》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四十六字,前八句为第一部分,后十句为第二部分。前八句写农人生活艰辛,后十句写诗人自己的处境。全诗以“咏”为主调,通过咏叹农人的艰辛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关心。 这首诗是杜甫在夔州时所作,其时诗人正处在穷困潦倒之中。首联两句写农家生活的艰辛。“凤弹有公田”,“凤弹”即公田,指官府征收的租税,“公田”指官家所有的土地,这里借指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