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练天色,亭亭者余心。
长风扇横波,逝日如已沈。
藐躬忽忘返,与世为商参。
海中有大鸟,修翎异凡禽。
在天不厌高,在水不厌深。
异境难久居,栖托求常林。
徘徊枯与菀,中夜起哀音。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水光照耀天,亭亭映余心。
长风翻波涛,逝日沉已沉。
藐躬忽忘返,与世共商参。
海中大鸟飞,修翎异凡禽。
在天不厌高,在水不厌深。
异境难久居,栖托常林林。
枯菀相徘徊,中夜哀音生。

注释:

  1. 水光练天色:用水光来描绘天空的颜色,形容天空明亮、清澈。
  2. 亭亭者余心:亭亭在这里形容人的身材挺拔,余心则指作者的内心或心境。
  3. 长风扇横波:长风吹动水面,泛起波纹。这里可能是指风吹过海面,波纹荡漾。
  4. 逝日如已沈:逝日在这里指逝去的时光或日子,已经像夕阳一样消失在地平线以下。
  5. 藐躬忽忘返:藐躬在这里是对自己身体的轻视或不在意,忘返则表示忘记了归家的方向或初心。
  6. 与世为商参:与世为商参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与世俗的人交往或做生意。
  7. 海中有大鸟:海中大鸟指的是海鸥或其他大型鸟类。
  8. 修翎异凡禽:修翎在这里指鸟的羽毛修长而有光泽,异凡禽则表示与众不同,非同寻常。
  9. 在天不厌高:意思是说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不嫌弃高处。
  10. 在水不厌深:意思是说鸟儿喜欢深水,不嫌弃水深。
  11. 异境难久居:异境即不同的地方,难以长久居住。
  12. 栖托求常林:栖息寄托于恒常之林,意味着寻求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或地方。
  13. 枯菀相徘徊:枯菀在这里指枯萎的草木,徘徊则表示来回走动。
  14. 中夜起哀音:中夜在这里表示深夜,哀音则指悲伤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以咏物起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使诗歌具有了深厚的意境和艺术感染力。同时,诗人还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