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
【注释】 将:将要。抵:抵达。清丰:县名,在今山东聊城县西南。载园:即载园亭。刺史:官名,指张载。纡道:曲折的小路。游一味庵:游览一味庵。一味庵:地名,寺名。得绝句二首:作者为应和友人而作的两首诗《绝句》。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将离开清丰去洛阳的时候,是一首纪行抒怀之作。诗人在途中,来到一座小亭子,准备在这里休息片刻,忽然间看见一丛盛开的海棠,不禁想起去年春天曾在此赏花的情景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张晋诗词赏析 大罗仙境杳何方,受册还须拜宝皇。眼底已无春燕影,帐中惟贮一归郎。 这首诗出自清代诗人张晋的《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和译文,并给出必要的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大罗仙境杳何方,受册还须拜宝皇。 - “大罗仙境”通常指极乐世界或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形容一个遥远、神秘而美丽的境界。 -
【注释】:欧幅刀歌并序:欧幅刀即“太白遗风”中的“太白遗风”。 呜呼:叹息。铮铮: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一片铁:形容坚硬如铁。 【译文】:莫谓我像一块坚硬的铁, 【赏析】: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出豪放、奔放的特点,善于运用想象和夸张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本诗是一首咏物诗,以铁为喻,赞美了诗人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 其三十三·兵出无名倩蜡丸。汴州赐第压河千。国亡已兆长春节,回首桃符不忍看。 注释译文: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五代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的感慨。以下是逐句的解析: 1. 兵出无名:这句话出自《礼记·檀弓下》,原意是指出兵打仗缺乏正当的理由。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来表达做事没有正当理由或借口。在这里,“倩蜡丸”可能是为了比喻战争中缺乏明确的目标或目的。
“长江天堑失藩屏,江上舟师似列星。只待画江为界后,始知原是小朝廷。”这四句诗出自《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中的第三十九首,描绘了长江天堑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长江天堑失藩屏”一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长江天堑的壮丽景象,将天堑变为通途,展现了人类智慧和勇气的伟大成就。长江作为中国的母亲河,其蜿蜒曲折的河道如同一道天然的屏障,阻挡着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扰
【注释】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这是一首五言古诗,是作者在阅读《五代史》时所作。杂咏:随意抒发感想或吟咏。 歌词慷慨记依稀:歌词慷慨激昂,难以记清。 三节还乡挂锦衣:三节指的是一年中的三个季节,这里指代三年。还乡:回归故里。挂锦衣:指穿着华丽的衣服。 喜煞座中诸父老:使在座的各位老人非常高兴。 看他草木亦光辉:他虽然像草木一样平凡,但依然光辉灿烂。 【赏析】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其二十八 无才无德剧痴顽,家国争 付等闲。底事人钦长乐老,死时犹欲比尼山。 张晋的《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其二十八》以其深沉的历史感悟和生动的文字描绘了历史的沧桑巨变。诗中表达了对无能者在国家动荡中无所作为的批评,同时展现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理想国度的向往。通过对这一作品的解析,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还能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 指挥如意逞风流,股栗何曾展一筹。 更笑世修降表者,成都不独有谯周。 注释:指挥如意,意态自如,展示出无与伦比的风采和风度,令人心悦诚服。然而,面对这样的风采和风度,我的内心却没有丝毫动摇,坚定地站在了反对的立场上。世人纷纷为投降派撰写降表,而我却笑他们如此愚蠢可笑,认为只有谯周才是真正明智的人。 赏析:这首诗以“指挥如意”开篇
注释:河东的军队已经被打得溃不成军,但是王师仍然不肯轻易地放过他们。我可怜你们这些区区的小股力量,暂时给你们开辟一条生路吧。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事件的评论和感慨。诗中通过描绘河东的战况,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人民的同情以及希望和平解决问题的愿望。同时,诗人也对那些抵抗外敌、不愿意投降的人给予了理解和支持,希望他们能够暂时获得生机。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动人
读《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国中近事欲言难,得祸何尝为腊丸 注释: 国中近事(国中:指国内;近事:当前发生的事务) 欲言难(想说话很难) 得祸何尝为腊丸(祸患来临,难道只是像腊丸一样脆弱吗?) 肯负永陵一抔土(难道会辜负那永陵上那一点尘土吗?永陵:古代帝王的陵墓) 千秋休议肉台盘(千秋:千年之后;肉台盘:比喻高高的宝座或高位,此处指权位) 赏析: 这首《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是张晋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