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永仁
【注释】 昧旦:天刚亮的时候,黎明时分。 五更心事半生难:五更,指子夜时分,也就是深夜一点钟左右;心事,指心中想的烦恼之事。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黎明时刻所感受的苦闷心情的诗。首句“每到鸡鸣睡不安”写诗人一到黎明就难以入睡;次句“五更心事半生难”,写诗人因心中有事而无法安眠,感到心事重重,难以排遣。三、四句写诗人怕见天亮时那些狰狞的面孔。最后一句写一觉到天明,醒来后
【注释】百苦吟 其八 泥泞闽俗风光著屐红,不教误踏在泥中。 注释:闽俗的风光是穿着红色的屐(木制有齿的鞋),不会因为误踏在泥中而弄脏鞋。馀生汨汨泥涂内,何日登山倚谢公。 注释:我将在泥泞中度过余生,何时能像谢灵运那样登上高处,倚靠山峦。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所作的《百苦吟》组诗中的第八首。全诗以“泥泞”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描绘了闽俗的风景
【注释】 百苦吟:即《百苦词》,指作者的词集。百苦,是“一百苦”的省称。 其二十二:指词集中第22首,题目是《泪眼》。 吞声饮恨:含着眼泪强忍悲愤。 不曾乾:没有流干。 渐觉模糊:眼睛渐渐看不清楚。 纵有云山:纵然有高山流水。 难极望:不能远眺。 管中窥豹:比喻见识狭窄,只能看到一点表面现象。 【赏析】 这是一首写眼疾的词作。上片写久病后眼中所见之景,下片抒怀时眼中所观之景。全词以写眼疾为题
【注】蓬首:形容头发蓬松,乱。结发:古时女子十五岁行成人礼后将头发盘在头顶上,叫做“结发”。 百苦吟 其十六 蓬首 短发和愁共作丝,镜中搔首叹迷离。 凭谁栉沐添憔悴,结发春闺知不知。 译文: 我的头发稀疏凌乱与忧愁一同结成了一缕缕的愁丝,对着镜子里自己的模样,不禁叹息着心中充满了迷茫和困惑。 有谁能给我梳洗一下增添我的憔悴呢?而我的青梅竹马的女友是否知晓这一切呢?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需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诗的意象特点,最后结合诗歌的手法进行赏析。本题要求考生对诗歌逐句作答,因此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要能够准确找出关键信息,并加以解释。“旱澡”意为“不洗澡”,即不洗尘世之垢
【注释】 百苦吟 其十三:指《百家讲坛》中主讲人罗振宇的讲座。 湿地:即湖底泥泞之地,这里比喻罗振宇在学术领域的艰难处境。 避乾就湿似僵魂:形容罗振宇在学术领域里像被冰冻住一样,不能自由活动。 枕石终宵气不温:形容罗振宇在学术领域里长期努力,但成果却不显著,内心充满失望和沮丧。 左臂至今成痛痹:形容罗振宇在学术领域里遭受了许多挫折和痛苦。 天留右腕笔空存:形容罗振宇虽然失去了左臂,但仍然坚持写作
【注释】 㻈面:古乐府诗名。 【赏析】 《百苦吟·其十七·㻈面》是一首五言绝句,写诗人在艰难困顿中仍然不改初衷,不因年老色衰而气馁消沉的精神风貌。全诗语言平朴自然,意境雄浑壮阔。 首句“神瘁形枯霜雪还”以“神瘁”、“形枯”、“霜雪还”三个词语,描绘了诗人的苍凉、凄苦、衰老的形象,表达了他面对困境时依然坚守信念、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神瘁”指人的精神疲惫,“形枯”则是指人的形体消瘦
【注释】: 闹煞沿门十甲牌,柝声敲断唤巡街。 马蹄犹自频频过,搅乱云山彻夜怀。 【赏析】: “百苦吟”是南宋末年著名诗人文天祥在狱中所作。此诗以百苦词为题,借百苦词抒发对南宋的热爱与怀念之情。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巡逻时所见到的情景。 “闻柝”二字,是点明时间地点的关键词。柝,古代夜间巡逻时用的铜制报警器。诗人听到巡逻兵敲击的报警声,知道已经深夜,于是写下这首《闻柝》。 首句“闹煞沿门十甲牌”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之处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
【注释】 百苦吟:即《百岁诗》或《苦吟》,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共一百首,其中第十八首为“挛手”。 谁云医国补天工:谁说医病救人的本领高强? 尽在凄凉袖手中:全都藏在那衣袖之中。 总怕丹成飞欲去,仙人掌上受牢笼:总担心丹药炼成了,自己要飞离而去,如同被仙人用仙掌捉住一样囚禁。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小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人民的关心和忧虑以及对自己不能施展抱负的无奈心情。全诗语言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