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永仁
百苦吟·其二十九·鼙鼓 马上鼕鼕道路悲,裲裆拂袖助铙吹。商声奏入军中乐,只合渔阳奋几槌。 注释:鼙鼓的声音在道路上回荡,令人感到无比悲伤;士兵们挥舞着衣袖帮助演奏铙吹。军队中传来的军乐声音,让人想起渔阳之战。 译文:路上的鼓声咚咚作响,让人心生悲痛;士兵们挥舞着衣袖来帮助演奏铙吹,他们的歌声在战场上回荡。军队中传来的军乐声音,让人想起渔阳之战。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战场上的景象和士兵的情感
注释: 百苦吟的二十六首,题目是“风鹤”。 在苦难中生命就像细丝般脆弱,消息传来时真真假假让人难以分辨。 如同我听惯了齐地的方言一样,鸥鸟已经忘记了祸福的变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人生困境的一种感慨。前两句写人在困难中的脆弱和不确定,后两句写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顺其自然,不受外界干扰。整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对生活的坦然接受
【注释】 百苦吟:唐宋时期诗人、官员常以诗自勉。其三十六,指《百苦吟》诗集的第三十三卷,共三十六首。交更:古代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暮鼓晨梆:傍晚击鼓,早晨敲梆。挨时记刻较分毫:根据时间来记录,计算得非常细致。关情不似巡更雁,漏尽钟鸣枉自劳:关情,关情思。不似,不如。枉自,徒然。 【赏析】 《交更》,即“更”,古代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漏”指滴漏
【注释】 百苦吟:唐人李益诗集中《苦吟》的别称。 笳吹:即《胡笳十八拍》,古乐曲名。 芦管(lú guǎn):一种管乐器,用芦苇做成。 日气:阳光。 海邦:指大海之边,泛指边疆地区。 地北天南:形容两地相隔极远,难以相见。 恨一般:怨恨之情相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苦吟》组诗中的第三十首。此诗写边疆士兵的苦辛和思乡情。开头两句描写边防军在边城吹起芦笳曲时,听到的曲子是“日气”吹来的
注释: 破柱颓垣黑夜游,兰襟臭味不相投。 - 破柱颓垣:形容房屋残破的样子。 - 黑夜游:在黑暗中游荡。 - 兰襟臭味不相投:兰花般的香气和臭味不匹配。比喻气味或品质不同。 圆圆赤晕浮如粟,噬尽顽肌当石头。 - 圆圆:圆形。 - 赤晕:红色晕圈。 - 浮如粟:像小米一样轻。 - 噬尽:吃掉。 - 顽肌:顽固的肌肤。 - 当石头:比石头还坚固。 赏析: 此诗以臭虫为题
百苦吟 其三十九 飞蝇谗言罔极怪青蝇,蒙垢生平触类憎。 充耳至今听否惯,飞来掠去有何能。 注释: 1. 谗言罔极怪青蝇:谗言(诽谤的话)无远弗届,令人讨厌。罔极,没有边际,形容范围广泛。青蝇,比喻小人。 2. 蒙垢生平触类憎:蒙垢,蒙受污辱。平生,指一生。触类憎,见到类似的情况就厌恶。 3. 充耳至今听否惯:充耳,塞住耳朵不听。否惯,习惯了。 4. 飞来掠去有何能:飞来掠去,像苍蝇一样到处飞舞
【注释】雄谈:豪迈的谈论。王佐: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杰出人才。虮虱(jué shi):虱子的一种,形似蚕蛾,体小而黑,常寄生在人头皮、发中,吸血成茧。 【赏析】王猛是前秦的开国元勋,曾劝苻坚消灭东晋统一全国。他的雄心壮志和豪迈议论,令人振奋。然而,苻坚却认为他是“肉食者谋之”,不能任用为相。后来他投奔了前燕,当上了宰相,但他没有建树,只是终日吃着俸禄度日而已。这诗就是讽刺那些徒有高才而无能的人
【注释】 百苦吟:诗名。其三十五:这是第三十五首诗。值班:指在岗位上值勤,此处指值班船工。“浪”即“潮”,“帆”即“船”。 【赏析】 《百苦吟·其三十五》是明代诗人唐寅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值班船工面对大海时的豪迈精神风貌。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节奏鲜明,意境开阔。前两句写浪涛滚滚,船工们不畏艰险;后两句写船工们的英勇气概,与燕子相比拟
百苦吟·其四十二 鬼啾 尽道阴房鬼火森,啾啾叫彻五更心。欲求雪痛招魂赋,我正羁囚痛更深。 注释:尽道是指人们普遍认为;阴房指的是黑暗的角落或空间;鬼火是指鬼火,一种传说中在夜晚出现的光芒;啾啾叫彻五更心则描述了鬼火声彻夜不眠的情景;欲求雪痛招魂赋,意指想要借助诗歌来寻求解脱和抚平心中的痛苦;我正羁囚痛更深,表明作者正处于困境之中,感到痛苦更加深重。 赏析
【注释】 百苦吟 其四十一:《百苦吟》是唐代诗人李绅所作的组诗。此诗为其中的第四十一首。炎乡:炎热的地方。瘴海:指南方的湿热之地,多瘴气。聚:聚集。成雷:像打雷一样密集。毒口趋时扑又来:指蚊子聚集在热天里叮咬人。巾帼须眉筋尚露:比喻妇女也像男子一样强壮。丈夫体劲不须哀:男子身体强壮,不需要哀悼。 【赏析】 夏日炎炎热浪翻滚,蚊虫成群结队地飞来叮咬,这是夏天常见的景象。但在这酷暑难耐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