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里如丝性命微,惊传消息是耶非。
如予听惯齐东语,鸥鸟真忘祸福机。
注释:
百苦吟的二十六首,题目是“风鹤”。
在苦难中生命就像细丝般脆弱,消息传来时真真假假让人难以分辨。
如同我听惯了齐地的方言一样,鸥鸟已经忘记了祸福的变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人生困境的一种感慨。前两句写人在困难中的脆弱和不确定,后两句写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顺其自然,不受外界干扰。整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对生活的坦然接受。
难里如丝性命微,惊传消息是耶非。
如予听惯齐东语,鸥鸟真忘祸福机。
注释:
百苦吟的二十六首,题目是“风鹤”。
在苦难中生命就像细丝般脆弱,消息传来时真真假假让人难以分辨。
如同我听惯了齐地的方言一样,鸥鸟已经忘记了祸福的变化。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人生困境的一种感慨。前两句写人在困难中的脆弱和不确定,后两句写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即顺其自然,不受外界干扰。整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对生活的坦然接受。
对颠僧 镇日向魑魅,无如对此僧。 笑来天际阔,痴绝道怀增。 弄腕驰风雨,忘机扫葛藤。 不知奇险地,偏自踏寒冰。 注释: 1. 镇日向魑魅:整日面对鬼魅,形容生活艰难。 2. 无如对此僧:没有比面对这位僧人更让人感到无奈的了。 3. 笑来天际阔:笑得好像天地都变得宽广了。 4. 痴绝道怀增:痴迷至极,心情也变得更加激动。 5. 弄腕驰风雨:用手腕挥舞着驱散风和雨。 6. 忘机扫葛藤:忘却一切杂念
【注释】 我仆去何急:我的仆人为什么这样匆忙。 点兵赴海滩:准备出征。点兵,即检阅部队。 画旗秋色苦:指战旗上秋风萧瑟的景色。苦,这里指凄凉、悲凉。 白羽夜光寒:指白色的羽毛在月光下显得更加寒冷。白羽,这里指箭。 问慰今何赖:有什么可以慰藉我现在的心情呢?问慰,这里是安慰。 存亡汝更难:你的生死对我来说更难以抉择。汝,代词,你。 未能拦道哭:不能在路上拦住他们哭泣。拦道,拦阻路旁。 愁逐战云端
【注解】 范文肃公:指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神影:神灵的影子,这里指范仲淹的神像。旧署:指范仲淹的办公处。扃(jiōng):关闭。妇女岁时敛钱奉祀:妇女们在每年祭拜的时候都会聚集起来,为的是供奉神灵,希望神灵保佑。感而纪以诗:被范仲淹的神迹感动,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这是一篇描写范仲淹神道庙的诗歌。诗人在庙中看到庙中的神像,想起了范仲淹,于是写下这首诗来纪念范仲淹。
注释: - 寒衣何处授,彻夜纸窗明。 - “寒衣”指的是冬衣,“何处授”指的是哪里可以送人。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无法将我的冬衣送到你的手中,只能在寒冷的夜晚通过窗户看着它被风吹走。 - 节近天香远,人稀鬼火生。 - “节近”指的是节日即将来临,“天香”指的是花香,“人稀”指的是人很少,“鬼火生”指的是鬼火在夜空中闪烁。这句诗的意思是:当节日即将来临时,花香四溢,然而人们却稀少而孤独。 -
【注释】 夜泛西湖:夜晚泛舟游西湖。泛,泛舟。 日暮歌船歇:太阳落山了,歌声也停了。歇,停止。 澄流杳若空:清澈的湖流好像空虚一样。杳,幽深的样子。 倒峰:指孤峰。倒,反着。 湖气上:湖面上的雾气升向空中。气,水蒸气或雾。 孤棹月明中:一叶孤舟在月光下航行。棹(zhào),划桨。 听曲怜司马:听曲声而同情于司马相如。司马相如是汉代著名的辞赋家,相传他曾为卓文君写《长门赋》,卓文君因之而复得贵婿
萤火 长夜苦难睡,深房飞一萤。 似犹亲故物,全愧治专经。 势扑灯檠火,光凝屋漏星。 此身输羽翼,出入破幽冥。 译文: 长夜难眠,深夜的房间里只有一只萤火虫在飞,它的光亮似乎像亲人一样亲切,但诗人却感到惭愧,因为自己只研究了书本上的知识而没有深入实际生活。 萤火虫的光芒犹如一盏灯笼般,照亮了我的屋子;它发出的光仿佛一颗星星一般,照亮了整个屋子。 虽然我的身体像萤火虫一样轻盈,可以自由出入任何场所
丙辰(唐玄宗天宝三载)仲秋初旬,值怪雨狂风。 自是天心厌(厌,讨厌),颠狂风雨来。 几年频见惯(频见,多次看见),今日更奇哉(更,更加奇异)。 叶落飘檐瓦,光腾起劫灰(劫灰,指战乱后残破的瓦砾)。 由来烽火地,昏黑不须哀(由来,历来;哀,悲哀)。 赏析:诗人以“天心”开头,表明了对时政的不满和愤怒。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担忧。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作具体分析。此诗首联写自己多病的情况,“秋来复多病”是点明时令与疾病。第二句写自己因生病而心情烦闷。第三、四句写自己因生病而身体疲惫不堪,难以忍受。第五、六句写因生病而睡眠不安。最后两句说自己因生病而需要药物,还要给老兵付钱。全诗以“病”为线索
【注释】 小僮:仆人。 只有小僮在,随人马足间(只):仅仅。 经旬看故主:经过十几天。 信口说时艰:随意谈论时世艰难。 甲帐秋方急,刍粮夜未闲:指军队的给养和马匹的喂养都十分繁忙。甲帐,铠甲之帐,这里指军队。刍粮,草料。夜未闲,夜晚没有空闲。 可怜渠病起,征戍隔千山:可怜他病起之后,征调戍守的部队要穿过千山万壑才能到达。渠,他的。 【赏析】 此诗是诗人被贬后写给友人的一封信
蒙谷眼力模糊,寄询方药。 眼光岂似漆,患难总苍茫。 眼泪染成模糊的影像,看着征战的地方。 方书要自己检查,药物要依靠谁呢? 什么时候才能重见光明,扫除浮云,扫清大荒
诗名:百苦吟·其二十七·炮警 卷地奔雷响彻天,危城气势触蛮烟。 纵教掩耳偷馀息,鼠穴惊魂已两年。 诗意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壮观场景来表达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世界的渴望。第一句“卷地奔雷响彻天,危城气势触蛮烟”形象描绘了战场上滚滚雷声与硝烟四起的景象,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第二句“纵教掩耳偷馀息,鼠穴惊魂已两年”则表达了即使闭上眼睛也难以逃避战争带来的恐慌与痛苦
【注释】 百苦吟 其二十八 觱栗:唐代诗人李益的组诗《百苦吟》中第二十八首,是一首写边塞生活和戍边士兵艰苦生活的诗。这首诗描写了城上的号角声和士兵们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对战争的无奈、对和平的向往。 城上呜呜画角声,秋残春老总伤情。 千家按籍丁男数,一月三回听点兵。 【解析】 城上呜呜画角声:描绘了城上响起了呜咽凄凉的号角声。画角:古代军队里用来传令的乐器,也指军用的号角。呜呜:形容声音低沉而凄厉。
百苦吟·其二十九·鼙鼓 马上鼕鼕道路悲,裲裆拂袖助铙吹。商声奏入军中乐,只合渔阳奋几槌。 注释:鼙鼓的声音在道路上回荡,令人感到无比悲伤;士兵们挥舞着衣袖帮助演奏铙吹。军队中传来的军乐声音,让人想起渔阳之战。 译文:路上的鼓声咚咚作响,让人心生悲痛;士兵们挥舞着衣袖来帮助演奏铙吹,他们的歌声在战场上回荡。军队中传来的军乐声音,让人想起渔阳之战。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战场上的景象和士兵的情感
【译文】 白骨如山般堆积在战场上,人们用泥巴和粥饭来悼念战死的同胞。最近巷子里哭的人特别多,因为清明时节到了北邙山。 【注释】 百苦吟:诗人自号,意即“百苦诗”。 其二十五:是《百苦吟》中的第25首,这是其中的一首。 邻哭:邻里之间相互哭丧。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天,当时作者正在洛阳。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平定后的清明时节,洛阳一带的民间百姓纷纷前往北邙山为死者扫墓祭奠
百苦吟·其二十四·听砧"是范承谟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中表达了戍妇对于边塞生活的艰苦和思念之情。下面将逐句进行翻译并加以注释: - 年年不见有寒衣:每年我都看不到有新做的寒衣,意味着边疆将士的妻儿在寒冷的冬日里缺少御寒的衣物。 - 刀尺声中岁月非:每当刀尺的声音响起,就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暗示戍妇们长时间无法与家人团聚。 - 戍妇至今犹若此:戍妇们至今仍然如同过去一样辛苦
【注释】: 闹煞沿门十甲牌,柝声敲断唤巡街。 马蹄犹自频频过,搅乱云山彻夜怀。 【赏析】: “百苦吟”是南宋末年著名诗人文天祥在狱中所作。此诗以百苦词为题,借百苦词抒发对南宋的热爱与怀念之情。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巡逻时所见到的情景。 “闻柝”二字,是点明时间地点的关键词。柝,古代夜间巡逻时用的铜制报警器。诗人听到巡逻兵敲击的报警声,知道已经深夜,于是写下这首《闻柝》。 首句“闹煞沿门十甲牌”